孤独的妖蛾子 || 偶遇曲江书城
孤独的妖蛾子之二十三
偶遇曲江书城
很长一段时间,我竟然忘了在唐都医院的结帐程序,昨天才想起结帐的细节。对我来讲,遗忘已成不可阻挡的退潮模式,零零散散的记录已是一种必要的形式。不管是按时间顺序记录必要事件,还是把重要事件写成段子拟个题目记录,都能非常好的防止遗忘。更重要的是,经常训练大脑的思维活力,也能更好地葆有生活激情,使往后余生能够有趣一些。
经历了最近几年的生活折磨,深入骨髓的忧郁灾难般弥漫,似乎比夜色更浓,比黑夜更长,往复在人生的每段时光,挥之不去。回首往昔,苦逼懵懂的青年,不惑而惑的中年,用时光之力把自已逼向老年,空有一种精神,却无法把忧郁之球踢得更远。知天命之年,那满覆霜花的果实,内心的自由,无非是能够坐在树下,意淫一段光阴。而此刻,我的心似冰冻,忧郁慢慢的凝成霜花,闪着寒光,把时间拉向秋天的深处,而我的忧郁却没有彼岸。
不过,没有彼岸的忧郁也锻炼了一颗处变不惊的平凡心脏,对已近老年的我是一种锻炼,也是一件好事。早晨去医院开了前两次治疗的发票,打印了药费清单。到镜检中心询问,才知道治疗用的一种材料——防滑导丝(这是从某国进口的一种材料)没有了,需要院领导签字审批才能进货,而领导都不在。所以,检查可以做,治疗做不了。遂决定休闲行走一天,然后订票返回。
回到酒店,一边喝茶,一边整理这段时间的阅读心路历程。茶喝的是安吉白茶,书读的是老皮的散文集《知天命》和诗集《守望一片海》。算是一种感觉,也算是一个小结。其实最大的收获是,坦然面对生活的无常,热爱当下的平静生活。返程车票没有订上,继续耽搁一天,准备到曲江池晃悠晃悠。
下午两点半,坐公交去曲江池。近一小时到达大唐芙蓉园南门,下车后看到旁边即是曲江书城,想去买老皮的新书,即刻进去浏览。书城很大,环境不算优雅,但有很多座位,相应的服务设施也齐全。咖啡厅、饮品店、小吃店、文化用品店都有,能够满足好书的读者长时间阅读。一楼大厅有导航图,看了一下后快速从一楼浏览。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很多书在小城市的书店都没有,堪称书海。用了近二十分钟,连一半都没有浏览完,拎了一本麦家的《人生海海》草草结束。有机会一定要计划一整天的时间在曲江书城。
从书城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大城市魅力无穷?因为书多书全,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厚重,文化服务优质。书城里人很多,座位很多,但空的不多。站着看书的人比比皆是,老中青少幼全有,都在自顾自的读书、挑书。虽然买的人也不是很多,但是埋头读书的人很多。我想拿手机拍两张环境照片,最终没好意思拿出来拍。偌大的书城,我只发现在旋转楼梯上有一位年轻父亲,给八九岁的孩子拍了两张照片,再没发现拍照的。人的素养在那儿,城市的精神也在那儿,你不得不佩服。
曲江书城离曲江池公园很近,隔了一条街,几分钟就走到了。曲江公园面积很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池水清澈,水波不兴,时有白鹅浮游而过。我们从古曲江池西入水口入园,沿曲江池西一路向南游览。一个多小时走到了曲江池最南端——阅江楼,在回廊绿荫下休息。时间尚早,游兴不减,决定游览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不大,有个博物馆,想进去参观一下,但闭馆时间已到,没能进去。
下午六点半,结束全部游览。在街边椅子上休息一阵,喝了一瓶水,查阅返程路线公交。七点二十,坐上返程公交,八点二十回到出发点。炒菜伴米饭,家常的习惯。像认识一种新生事物,一座城,独自抵达了,也就不再恐惧了。一座城,行走习惯了,也就不再陌生了。一座城,因为历史我们熟悉了它,因为文化我们亲近了它,因为个人原因我们习惯了它,也因为习惯了它,我们也喜欢上了它。
2019年08月15日记录
2023年03月18日于城东中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