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式爬山
上次登上大阳山还是四个月前,正值盛夏,当时下山后已是精疲力尽,连山下那碗“心头好”的素面也少了滋味。此时已是深秋,却也未见“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的景象,还是满眼的翠绿,只是气温更加怡人了。
近两年爬山又多了几层意义,“**去爬山吗?”、“**你看我还有机会吗?”。互联网和影视作品对认知的颠覆是来如山倒,去如抽丝,新兴词语和旧词新解也在不断推出,不断挑战我们的认知能力。
我们的爬山还是传统意义的爬山,不过我这次留意到一些非传统意义。
点赞+关注
途中遇到很多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爬山,最小的看上去应该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个小姑娘走得很快,她的爸爸还在鼓励她,“你看刚才的叔叔阿姨都在夸你很棒,你是不是要第一个爬上去拿第一名呀”。小姑娘更起劲了,还不断地催促她的妈妈要跟上。
第一名真的很重要吗?在幼儿园穿衣、吃饭要争第一名,在学校、班级学习成绩要第一名,在工作单位考评、竞赛要第一名…。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推着自己和孩子不断地争着第一名,把日子过成一场又一场的竞赛。
也许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但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驱赶你,当你稍有懈怠,它就会拎起你的耳朵。问你还要不要做第一名了,还要不要继续被点赞和关注了。于是你,擦拭着惺忪的睡眼进入教室,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工位,为着自己的荣誉和别人的理想继续努力。
捷径
还有一位妈妈一边走一边告诉自己大概五六岁的女儿,人生没有捷径,只能一步一个台阶向上走。
就在这时她的爸爸出来当显眼包了,他原本落在后面,只见他从没有台阶的地方沿着土坡、拉着小树抄近路上来了,半路还差点滑倒。这时女儿不干了,紧跑两步挡在前面,说到:你赖皮,现在我还是在你前面。
妈妈这时也开始教育爸爸,你看你冒着危险不走正路,也没有超过我们,何苦呢?爸爸默不作声。
我觉得他未必服气:人生是有捷径的。有的人走了捷径,轻而易举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有的人走了捷径,轻轻松松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有的人走了捷径,垂手吹弹即已位高权重。
但要补充的是走捷径也是有风险的,人前风光、背后心酸的比比皆是。起高楼、宴宾客的人多了,可塌房的也不少。
我们给孩子描述的不应仅仅是理想的伊甸园,还应有那些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脚踏实地和剑走偏锋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但承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体力的付出和心理的负担都是人生成本。
采风
在文殊殿外休息时,一个妈妈问看上去大概三四年级的儿子:上作文课和来爬山,觉得哪一个更有助于写作?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孩子,儿子犹豫了一会儿,轻轻地说:爬山。妈妈接着说:那我们就把作文课停了吧,以后多爬山。我看到孩子满脸尴尬,嘴巴动了动什么也没有说。
我估计作文课是不会取消的,爬山也就偶尔为之,算采风吧!
被卷在现实中的家长无力反抗,只能化悲愤为力量,对自己狠一点、对孩子狠一点。除了学校和培训班,把课堂也设在了户外,“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可谓用心良苦啊!
双减政策断了一些培训机构的财路,也让一些幸存者变得奇货可居,价高者得。如果不能从观念和体制上改变,任何政策都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
躺平
半山亭休息的时候也偷听了两段对话。
一对母女,母亲看上去六十多岁了,女儿也在三十岁以上。女儿抱怨:你说你们出来爬山非拉上我干什么?我也爬不动,还要拖累你们等我。
母亲:你也要动一动的,山如果实在爬不动,下次你就在山下等我们吧。
女儿:我在家里沙发上躺着不香吗?
母亲:实在不行以后家里的狗你来遛吧。
另一对母女,女儿应该是家里的二宝。母亲说:哥哥在家里也不接电话,肯定是在打游戏。女儿:其实我也想待在家里的。此时的小女儿正在吃着妈妈奖励的各类零食。
我们总有办法把一些有趣的事情变得无趣,把一些无趣的事情变得无奈,然后自虐式的让自己看上去很努力。
能够驱使我们向上、向前的欲望和动力会越来越少,当严词和利诱都失去作用后,躺平是相对舒服的选择。
一种时刻保持内驱力的生活状态不是来源于课堂,更不会出自培训班,那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主动的自我提升需求。
爬山是生命实践,不是教学任务,也不是伦理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