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几个比喻

2021-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lydia金莹

柏拉图非常喜欢用比喻来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选取了在节目中讲解过的三个比喻,以文字的形式刊出,以便大家进一步理解。

四线段的比喻

四线段的比喻,是基于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两个世界而提出的。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可感的世界和理智的世界,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感性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理性世界就是理念世界。而这个四线段比喻就是为了更好的诠释这两个世界的。四线段的比喻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A和B代表感性世界,C和D代表理念世界。这就是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但每个世界中又进行了细分。

在可感世界中,A是影像,这是每个人自己的对可感事物的想象和印象,这个因人而异,一个可感事物对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另一个人的显现。这个影像就是人们通过幻想认识的事物对他们的显现。柏拉图认为,诗和艺术作品都属于这个范畴,因为文艺作品中的人和事都是诗人和艺人个人想象的产物,不是实际的可感事物,只是可感事物的影像罢。

那么在可感领域中的B,是自然物。这个自然物,是一种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处在流动变化之中的事物,这种 活物,在柏拉图看来就是一种自然物,比如动物、植物等等。这是每个人可感知到的一个世界。

在可知的领域,柏拉图把理念世界分为两块,C和D。C代表着数学型相,就是一种数学知识,这是低级的知识,是介于意见和理智之间,因为数学的知识,比如数量关系,形状虽然是普遍不变的,但往往要借助于可感的图形才能够得出结论。所以,数学知识虽然是理性的知识,但是一种低级的知识。

而D线段,在柏拉图看来,就是万物的本原,这种本原就是一种理性的知识,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是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个理念的世界。在柏拉图看来,这种关于理念世界的纯粹知识,就是一种哲学的知识。而统摄一切现象事物或理性知识,有一个最最高级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善。

太阳的比喻

无论是现象世界还是理性世界,都有一个统摄一切事物的最高原则,这个原则是善。所有的感性事物或理念都是要趋于善的,最终的目的也都是走向善。柏拉图则用太阳来比喻这个理念世界的最高原则——善。

“善”在柏拉图看来,是一个道德范畴,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实体和终极根据。柏拉图将理念世界划分的6个等级。越往上等级越高。

第一个等级,也是最低的等级是自然物的概念,比如动植物,山川河流等的理念。这里说的是理念哦,不是自然物本身。第二个等级,就是人造物的理念,比如桌子,凳子,电灯,或者现代化的手机电脑等理念。第三个等级就是数学理念。比如正方、长方、圆等理念。第四个等级哲学范畴意义上的理念,比如一和多,动和静等等。第五级就是道德和审美的理念,比如美和正义等理念。而第六等级,也就是最高等级的理念就是“善”的理念。

这两个等级,从下往上,下面的理念都是以上面的理念作为目的和动力的,也就是低级理念都是趋向于比它更高级的理念,最终的目的都是会指向“善”这个理念。

洞穴的比喻

洞穴的比喻,还是为了说明柏拉图对两个领域的区分,以及对理念世界的推崇,这个比喻更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也寄托着柏拉图的使命感和政治理想。洞穴的比喻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都居住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洞穴中有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这个通道阻止外界的任何阳光进入洞内。这群人出生时就被铁链锁在这个洞穴中,他们的手、脚还有脖子都被紧紧锁住,他们只能面对洞穴的墙壁,他们不能回头,不能环顾,因此他们看不到他人,甚至也看不到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他们只能整天朝着一个方向看去,就是这堵洞穴的墙壁。

这些人如囚徒一般,在他们身后,有一把明火,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来走去。因为这些囚徒动弹不得,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直视眼前的墙壁,而后面有又有一团火和一些雕塑,他们自然自然只能看到雕塑投在墙上的影子。

因为这些囚徒不能回头,无法动弹,所以他们就真的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是全部的现实,并用不同的名称来称呼它们,仿佛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

但突然有一天,一个囚徒很偶然的挣脱了枷锁,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猛然看到一堆火和一些雕像,炫目的光亮使他感到刺眼的痛楚,这才意识到,那些照在墙壁上的影子并不是真正的物体,而只是火造成的投影。

他继续向前踏步,不顾刺目的疼痛,走过火堆,走向洞口。走出洞口,这时,囚徒猛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靓丽的、更加真实的世界。因为长时间在黑暗的洞穴里呆着,他的眼镜承受不起太阳发射的强烈的光。他不得不先往地下看,看水中倒影,看月亮,然后最后直视太阳。

显然,这个囚徒很幸运,他也感到很幸福。在他有生之年看到了更加真实、更加靓丽的世界。他知道自己得到了真正的知识,便不再被虚幻、影子和意见所左右。他看到了更加真实的理念的世界。

洞穴喻示意图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柏拉图通过这个洞穴的比喻,到底想说明些什么?

其实,这个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的是两个领域。洞内的影像就是四线段比喻中的影像,洞内的雕像就是四线段比喻中的自然物——这两个都是在可感领域。被锁住的囚徒在墙壁上看到的是幻想,而挣脱枷锁的囚徒在洞内看到的是信念,洞内的火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太阳,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而洞外的太阳,就相当于“太阳”比喻中的善。洞外的人看到的是理念,触达的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原则——善。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其实最根本的一点也是为了诠释理念论。在洞外的太阳,才是真正的理念,才是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才是万物本原和最高原则——善。

这位挣脱枷锁看到真实世界的囚徒是幸运的,但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结局很悲惨。他获得了自由,看到了更加真实的、美丽的世界便不想回去,可是出于怜悯和善的理念,他回到了他的同伴之中。告诉他们真相。他告诉他们,他们看到的只是影子,是虚幻,根本不是真正地物体。他告诉他们,他们后面有火堆,那些影子只是火堆照耀下产生的。他告诉他们在他们后面,在洞口外,有一个更加真实的、美丽的世界。他们不但没有接受,还不信任,看他坚持不懈的样子,对他嘲笑、猜忌,认为他是疯子,试图策划加害于他。而他出于怜悯和善意不仁弃他们而去,最后被那些愚昧无知的同伴们加害,或了憾此生。

这个一个悲壮的结局,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

通过这个故事,柏拉图似乎指出哲学家的使命和责任。他认为,哲学家的兴趣在于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去善,除此以外,哲学家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柏拉图提出了“哲学家王”的主张,并不是因为当王符合哲学家的兴趣、利益和目标,而是因为哲学家当王符合国家与公众的利益。

柏拉图在阐述自己的理想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理想国家的蓝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