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符合期待,那就不要了
为了避免结束,避免了一切开始。——《顾城的诗》
在生命的某个阶段种下了爱情的种子,等它萌芽长大,为它修枝剪叶,试图将它打理成完美的模样,然后按着那样的标准在人海中寻觅符合条件的人,也是这就是作为女孩的天真。
青春上半场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青春下半场想尝试爱情的滋味,因为觉得经历过青春才完美,跃跃欲试但还是退却了。曾被朋友认为,我是不是不喜欢男孩,其实只是觉得再等等也许会有合适的,如果遇到喜欢的他不主动,那也不会有下文。爱情的样子,是不是男才女貌?才子配佳人?至少曾经是那样认为的。一直对自己的颜值不够自信,所以当有人追求时,就卑由心生,拒绝了。被朋友骂过多次,各种劝,告诉我,一定要尝试一下,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不要在青春里留下遗憾。然后开始慢慢转变自己固执的想法,当有追求者出现时,增加了一点自信,尝试去接受,但还是失败了。
从校园到社会,爱情观也发生了改变,在学校可以无所顾忌,在社会要思前想后。但始终不变的标准是:不爱烟酒之人,喜欢成熟稳重有上进心孝顺之人,有他自己的追求容我有自己的爱好,会给我个人时间与空间的人。但当我试着去开始,遇到的第一个人便颠覆了我所有的标准。他有点幼稚,聊天没有深度,过惯了大爷般的生活;他情绪不稳定,稍不注意就生气骂人爆粗口;他工作稳定且悠闲,业余除了玩依旧是玩。没有大男子主义但情绪不稳定始终是隐患,选择我首要原因是觉得我脾气好,但好像故事没开始我就累了。
虽然没有哪一个人喜欢无理取闹的人,但至少出现的那个人可以偶尔包容我的无理取闹,至少告白的时候理由不是我孝顺、听话、懂事、脾气好,哪怕不是其中的一点我就接受了。
理想跟现实总是相差甚远,我自认为要求不高,但对方连最低标准都没有达到。一个人挺好,何必找罪受。一个人可以不用在意那个人的感受,一个人可以自由自在,没有那么多情感上的烦恼,一个人就一个人,为避免不必要的结束,所以避免一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