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幼儿园被霸凌后,我总结了七条摆脱霸凌的实用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
大家好,我是丹丹吖,90后职场妈妈。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述了女儿在幼儿园经历的隐秘关系霸凌(或者叫语言霸凌)。
今天这一篇,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说说我现在能做什么?以及我能带着女儿做什么?
学龄前孩子比较特殊,他们之间的很多行为,容易被定性为“小打小闹”,但其实是隐形的霸凌。
女儿同学抢走女儿的值日生牌子,不服从就不跟女儿玩了,让女儿退出游戏,嘲笑她因为肚子痛只能坐在角落不能参与集体活动......
这些属于语言欺凌,很隐秘,连所谓的“小打小闹”都不算,很难被老师发现。但对孩子心灵的影响却不小。
曾经有段时间,女儿不想去学校,盼望着放假。聊到幼儿园生活时,眼睛里失去了光,有的只是紧张,是忧愁。
面对这种霸凌,我们家必须要有一套处理方案,保护女儿,把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借助这次机会,锻炼她的反抗意识和胆量,也让我们学习总结更多反霸凌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知道什么是霸凌,明白霸凌意味着什么。
· 言语霸凌:别人用语言辱骂、贬低、嘲笑或威胁你。包括面对面的、书面的或者背后用语言进行性骚扰。
· 肢体霸凌:包括被人殴打和绊倒,或东西被他人偷盗和损坏,它还包括被人性虐待。
· 社交霸凌:在社交中被人冷落、忽视或造谣,这通常是最难识别和处理的霸凌类型之一。
· 心理霸凌:包括被人用轻蔑的目光注视、跟踪、操纵或是受到他人其他不可预知行为的影响。这一类霸凌也很难被精准地定义,因为不像其他类型的霸凌那么明显,也许你会觉得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
· 网络霸凌:在社交网站上被人造谣或者骚扰,都算霸凌。
在和孩子介绍这些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在几种霸凌中,言语霸凌可能是最频发、最难被辨别出来的一种,尤其是女孩子之间。
无论是避免被霸凌还是霸凌别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正确的评价体系,贴标签、评判性语言、价值观单一。
这样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传递一种观念“你这样做,是会被人说的,所以不能这样做”、“你和我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你是错的,你要听我的”。
其次,让孩子区分“霸凌”和“打闹”。
“打闹”是你来我往,互相笑笑哭哭,不会有人感觉受到伤害;而“霸凌”是反复针对某个人,不管什么情景下,一个(或几个人)持续向另外一个人,施加身体或者语言上的不对等的行为。
再者,和孩子强调,不管什么事,只要让你感觉不舒服,在学校就要告诉老师,回到家就要告诉妈妈;如果是自己不确定的事,不要犹豫,一定告诉妈妈。
最后,给孩子足够的信念,父母是强大的、可靠的,遇到任何事情,父母始终会是你的靠山。
第二,遭遇霸凌时,知道该怎么做。
· 当被欺负时,教她这样做;
被抢玩具,大声说:这是我的,你要玩需要先问过我!(我教过,还要再强化,教她反抗)
被人推开,大声说:你别推我,我不喜欢!这样我会受伤!
被人插队,大声说:我在你前面的,你应该去排队!
· 被恶意欺负时:
对方第一次出手,清楚、坚定地告诉对方,不可以欺负你,并与对方拉开差距;
对方不依不饶,勇敢反击,但要注意分寸,不能伤害别人要害。更重要的是不可以主动攻击别人,伤害其他小朋友。
对方过于强大,跑为上策,并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寻求大人的帮助。
第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区别对待朋友们。
我曾告诉女儿,“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伤害你的,不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如果会让你感觉不舒服,那都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是一个小玩伴而已。如果这个小玩伴始终让你感觉不舒服,那就要远离。”
我还可以进一步和她一起分析:
“你觉得XX是你的朋友吗?”
“如果XX肚子不舒服,坐在角落里,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你会嘲笑她吗?”
“XX会嘲笑你,会说你不怎样怎样就不跟你玩了,你觉得她把你当好朋友对待了吗?”
“你们班有二十多个小朋友,小区里也有一起玩的朋友,除了她,你还有很多好朋友。”
“如果和她一起玩,很多时候会让你感觉不舒服,可以试着远离她,多跟其他朋友一起玩。”
第四,多参加社交活动,广泛结交朋友。
不难发现,在学校被孤立、被霸凌的孩子,多是朋友少、性格偏内向、缺乏自信的孩子,当然不是绝对,只是大概率。
柿子要挑软的捏,那些霸凌别人的孩子也懂这个道理。女孩子之间的隐秘关系霸凌,更是如此。
如果孩子的朋友少,当遭遇霸凌时,不想失去朋友的他们,大概率会选择忍气吞声、讨好对方,以此来维持这个“朋友”。
成人的朋友分很多种,知己型朋友、娱乐型朋友、学习型朋友、工作型朋友等。
不同的朋友,在不同的阶段陪伴我们,满足我们不同的社交需求。
孩子也需要多种类型的朋友,幼儿园里一起玩的朋友,小区里一起玩的朋友,核心的朋友等等。
当孩子朋友很多、朋友类型也多时,遇到凌霸的概率就会减小。
因为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意味着什么,就不会为失去所谓的朋友而感到恐惧了。
当遇到来自朋友的凌霸时,也会勇于反抗。
这提醒社恐的我,需要带着女儿多社交,多学习带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方法。
从教育部2012年9月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我看到了最直观可行的建议:
· 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体会交往的乐趣。
如: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孩子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再如,鼓励孩子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如:当孩子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我在五一之前看到了这份指南,利用五一这个假期,带着女儿体验摆摊、大家庭烧烤、约同学一起玩,尽可能地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效果很不错,对女儿和我都是非常正向的激励,之后继续加强。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份指南是我国在幼儿教育阶段最权威的指导性文件,对如何养娃有非常清晰的指导和建议,也很容易理解。这里放两张截图,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我在教育部网站上,下载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整个文件,已经放在同名公众号【职妈记】后台了,有兴趣的朋友,后台回复关键词【发展指南】就能看到整个pdf文件了。
第五,给予她足够多的爱和安全感,给她一生的盔甲。
很庆幸,女儿愿意和我分享她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她的快乐,她的感受,她的难过,她的脆弱,她都愿意第一时间告诉妈妈。
养育的过程中,我想给她足够的尊重,愿意倾听、理解和支持,给于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
· 我会经常和我女儿说:“宝贝,无论怎样,我都爱你;不管你长得漂亮还是丑,不管你调皮还是不调皮,我都爱你;我爱的是你,不是其它的,因为你是我的宝贝,我无条件的爱你。”
· 我会经常抱着她告诉她“宝贝,妈妈爱你”,随之而来的是女儿说的“妈妈,我也爱你“。
· 在她和我分享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时,我会蹲下来和她平视,或者把她抱在怀里,看着她的眼睛,耐心地听她讲述,并且根据她的描述伴随着惊讶、吃惊、开心、大笑等夸张的表情。
· 对于她提出的要求,我会问清楚她的想法,在合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她。
我想给予她足够多的爱,让她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被爱包围,成长为一个内核强大的人。
将来无论她走到哪里,遇到怎样的事情,都能乐观面对,坦然处之。
第六,给予正向的激励体验,从被动到主动。
我女儿有时会说,幼儿园里没人和她玩。我问她有没有主动去找别人玩,她要么不说话,要么小声的说找了但别人不跟她玩。
我明白,她有些被动,被动地等待其他小朋友来找自己玩,很少会主动出击去。有时是没有意识,有时是不敢。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我女儿的情况,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同时给出了这样的发展方向:
· 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 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这几点都是我女儿缺乏的,需要针对性地训练,带她体验主动出击带来的感受,给予正向的激励体验,慢慢从被动过度到主动。
第七,该我出面时一点不含糊,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是的,以上六条均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或给予直接的方法,或练就强大的内核。
但是,当以上六条都没有用,需要我出面解决时,我一点都不能含糊。
比如女儿小班上学期,有两次回来跟我说有小朋友用小棒子打她,我理顺思路组织好语言之后,第二天给她老师打了电话,问清楚了整件事,老师也更加重视了。从此,女儿再也没有说过这个问题。
遇到问题时,冷静处理,不怕把事情闹大;联系班主任,联系校长,再往上,投诉到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执法部门,知道如何获取联系方式,知道该找谁等等。
做的一切,是要让她知道,如果有人欺负她,爸爸妈妈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会动用一起规则、法律武器,保护好她。
她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我们能守护她一时,但不可能守护一世。
希望教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滋养内心的养分,给予足够的爱、安全感,做她内心强大而可靠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