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投井自杀,谁才是隐形凶手?
生命无价,我们都要心生敬畏。
1
一个人的死亡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红楼梦里有个丫鬟叫金钗,她死于投井自杀。
金钗是贾宝玉母亲王夫人的丫鬟,身份低微但个性纯真;王夫人吃斋念佛,宽厚仁慈;贾宝玉是个性情中人,平时和丫鬟们打打闹闹没个正行。
有一次贾宝玉来调戏金钏,还是在母亲的卧室里。
原著原文:这一日,王夫人午睡,金钏在一边眯着眼侍候着,“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她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抿嘴一笑,挥手令他出去,然后又合上眼”;宝玉把“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 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
金钏态度暧昧,贾宝玉更加得寸进尺。
谁都没想到王夫人根本就没睡着,翻身就给了金钏一个嘴巴,不管金钏如何哀求王夫人,最终还是被赶出了贾府。
王夫人想杀一儆百,赶走金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个严重后果:“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但事实上是贾宝玉先调戏的金钗。
金钗最终含冤投井自杀,归其原因有可能存在这几种:
首先古代官宦人家的丫鬟被主人赶出去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更何况被定性为教唆勾引男主人,这就是作风问题。
其次迫于家庭和外界压力,家人有可能冷漠不理解,邻里们存在指指点点并热衷传播流言蜚语。
后者金钗个性刚烈,在所有的内在外在压力下只能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金钗之死和王夫人、贾宝玉有关,因为王夫人不顾多年主仆情义,也因为贾宝玉调戏金钗在先事后又不担当。
金钗之死也与王夫人、贾宝玉无关,谁都没有想到金钗会投井,谁都没有直接逼死金钗。
但归根结底,金钗之死,死于当事人的冷漠。
2
所有的自杀都可能是“谋杀”,所有的自杀都可能是“他杀”。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个19岁女生跳楼自杀,围观群众鼓掌哄笑的事件刷屏。
一个患有抑郁症的19岁女生想跳楼自杀。她也许只是有所诉求,并不想死。
8层楼的高度,女生一旦失足跳下,后果不敢想象,可楼下的部分看客没有去积极稳住女生,反而不停地起哄。
生死一念之间,楼下的看客竟然吹起了口哨,甚至有人不耐烦地起哄:“怎么还不跳?”“跳啊,快跳啊!”
这个看客的三观是弱智吗!!!更有甚者,有些看客竟然玩起了直播。
整个过程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女生最后可能真的绝望了。她肯定看到了也听到了楼下部分看客的起哄,她也听到了感受到了消防员抓住她的手臂并用力呼喊:“别松手,抓紧了。”
姑娘,有人在挽救你!
但抬头声援的双手被低头起哄的魔爪所吞噬。
她说出了这辈子,让所有善良的人都伤心的话,包括她的父母在内。
“哥,谢谢你,我走了。”
女生挣脱了消防员,跳了下去,只留下那名消防员撕心裂肺的惨叫,但很快就又被楼下看客们的鼓掌和叫好声所掩盖。
这些看客的三观真的是弱智吗!!!
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说的就是楼下的部分看客。
先不追究女生爬上8楼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来说说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她有点想不开爬上8楼,她可能在犹豫,并有所诉求,但此时一个刺激可能就会给她一个致命性的误导。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对于一个有着心理创伤应激障碍的女生来说,一个小小的刺激,或许就断送了她的性命。
她只是心灵上有点感冒,她需要的是鼓励声援,而不是冷言冷语。
3
国外有一个行为测试,一个模特站立不动,围观的群众可以随意去触碰模特的身体,包括使用各种各样的道具,而且不需要围观者负任何责任。
刚开始围观者还在试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围观者们就越来越大胆,甚至有了极端的暴力行为。
事后,这位满身伤痕的模特哽咽的说,我当时真的很恐惧,我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电影《无问东西》里的王敏佳,年轻漂亮,富有正义感,她看不惯恩师受辱,所以和同学李想给自己的师母写了一封信,但就是因为这封信,却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为爱所痴所困的师母把她当成了破鞋,小三,婚姻假想敌。
王敏佳被师母当众狠煽巴掌并骂她“臭不要脸”,最后被冠以"破坏他人家庭"的大帽子。
李想的背叛,同事的嫉妒,再加上师母最后敏感脆弱自卑的起哄。
她被一群脑热的群众群殴,先拳后脚、棍子椅子轮着上,王敏佳最后血肉模糊。
人性不可测,尤其是试探性的起哄。
正如东野圭吾所说:世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19岁,如花似玉的年龄,她到底经历了什么让她可以狠下心来告别这个美丽的世界。
亲者痛,仇者快。
那些起哄的围观者,在姑娘掉下来的时候,肯定会迅速的四散,装作没事人一样,也许去接孩子或者孙子,也许牵着老婆的手去下馆子,也许拿着手机发个朋友圈说了句"活着真好",最后只留下女生亲友们痛彻心扉的呼喊。
如果楼下的人都说:姑娘,别放弃,快回家吧,爸爸妈妈在等你回家吃饭。
肯定会是另一种结局!
2018年6月26日,19岁女生跳楼事件过去6天,又有一起跳楼自杀事件,也有一帮围观的看客,也有着相同的恶意起哄,但最终被善意和敬畏所震慑,轻生者最终被劝说放弃了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