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砖雕文化艺海

徽州砖雕——发展历史与那一抹绽放在夕阳下别样的美

2019-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万堂古建

起源——史韵悠长的“徽州帮”

论起“徽州帮”工匠,可追溯到徽州文化较为昌盛的时期,徽州的古代工匠以砖、木、石、铁、窑五种匠人组成“徽州帮”。徽州砖雕的雏形来源于汉画像砖。从早期的简单,粗犷,朴素的纹样,逐渐演变到后期的细致华丽的图案,形成了自己图特的艺术风格。

彼时徽商发展壮大,形成较为饱满的体系,尤其是到了明清中期,商业经济兴旺,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各种人才崛起,为了适应达官显贵,大贾富室构筑宏丽精致的祠宇庭院的需要,砖雕工艺精益求精。

因此,徽州工匠们凭借锯、凿、尺、刀、板、锤、铲等各式工具开展工作,雕琢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精品。

而徽州砖雕,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匠人氛围中,逐步走向百花齐放的盛况景象。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皖派建筑”之一。徽州建筑并非特指安徽建筑。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

徽派建筑与其地区的传统民居一样都有共同的特点,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徽派建筑的形成过程,受到了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中原士族的大规模迁入,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越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体现在建筑形式上。这就是早期徽派建筑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明朝以后,徽商崛起,致富后的徽州商人,将大量资本返回家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建筑的投入。由于“贾而好儒”的特点,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徽商们在建筑中注入了自己对住宅布局、结构、内部装饰、厅堂布置的看法,促使徽派建筑逐渐形成风格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徽派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徽州建筑其结构多为多进院落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有门楼,穿堂式,大厅式,大屋脊吻,飞来椅,高墙深宅,格窗等。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

在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柱等,使整个建筑精美如诗。作为一个传统建筑流派,徽派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为一体,它至今仍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在我看来,徽州建筑的美妙在于它是地域的精气神所在,它们与山川、河流、田地、道路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徽州整体上的优美、和谐景象。

往期精彩回顾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砖雕厂家万堂详解

当梅兰竹菊撞上砖雕,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当砖雕遇上二十四孝时,惊艳无比

仿古砖雕——茶与砖雕结缘一种苦涩与心境

万堂砖雕官网

你有在看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