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最值得养成的习惯?
获益匪浅,感受明显
开始是努力坚持,后来就是习惯成自然了。
最重要的事是明白,这些事不是自己的任务,而是自己确实能从中感到一些美好,所以才做的。
一、每天阅读
不拘于时间,不拘于地点,每天都会读书,读一些好书,很享受,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明显的就是自己能思考自己的思考了,可以审视自己的思维,分析自己的某个观念是否为偏见,令自己生气的事也越来越少了,书中的思维,道理,方法好像都在慢慢内化到自己心中,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能感觉到自己正向着自己理想的样子发展。这不是每天阅读这一个习惯带来的,但却占了大部分。
不苛责自己读多少书,读多长时间书,时间长了,我发现我每次读书时间也越来越长了,甚至想停下时都有股力量阻止我停下。
二、每天都会写点东西,是日记也是笔记,记录自己今天读的什么,有什么感受,有时候可以写好多,有时候写不了几个字,都无所谓,反正写点就挺好。不是强迫自己去写,就是感觉写的时候很轻松才写的。时间久了,发现自己变得比以前平静了,自己的感受也清晰了,很少有那种乱糟糟的思绪了。
三、感受自己
无论自己是悲是喜,都试着主动去感受这些感觉,而不是被动承受。可以纯粹的感觉,也可以用语言在心里描述,随自己选择。很多时候,自己主动感受悲痛了,其实就没那么悲痛了,但快乐方面,好像在快乐之上又多了点什么,是理性的光辉?又不完全是,反正感觉挺奇妙的。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我现在更能接受自己,更能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起初可能感受不太明显,慢慢的就会有惊喜。
四、主动倾听
别人谈话时,有意识的先沉默,听别人说,即使自己内心有观点,也想会不会引起争论(一般都会),所以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论(生气无奈),也就避免了自己强加给周围人自己的观念,毕竟通过争论极难改变人的思维,索性一开始就沉默或者“嗯嗯,有可能。”时间久了,矛盾少了。
五、有意识的独处,面对自己
每天主动找点时间让自己跟自己相处,不用在意时间是否太短,自己安排好就行。感受自己的感觉,思考自己的做事时的想法。
可以一个人去清净的地方散散步,也可以找个无人的地方坐一坐,发发呆都是挺好的。
慢慢的,心会变得沉静内敛,但意识却强大起来了。
学着享受,孤独也很美好。
一个人感到孤独总比在一群人里面感到孤独好太多。而且独处的时候更容易创造,也更容易让你静下心来前进。
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长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试着感受一下,你可能慢慢的会发现有种别样的美妙。
六、冥想
可以与第五条一起,也可以分开单独,都无所谓。冥想简单说来就是想象(或感受)自己企盼的美好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这不是空想,因为我们会渐渐的微不可查的朝着我们所想的靠近。
时间久了,我们更能调配理性和感性了, 也更能明白“我即是我,我就是我”。
七、随手点赞
不吝啬你的赞扬,本就是一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