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版权与各取所需

2017-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李青羊
论版权与各取所需

中国的版权问题根深蒂固。此类矛盾也不能尽说是缺少维护,国家方面有出台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就利用此间关系一次打架获取上百万赔偿。

近些年,独立音乐人李志对自己音乐作品版权尤为重视,常可听闻李志向散播盗版音乐的人“宣战”。各音乐平台也不像以前,如今需得购买版权,供听众下载或购买。但依旧无法杜绝盗版传播。因此,版权的维护只能靠听众的“信仰”及作者的“较真”。

盗版在中国随处可见,假鞋,假酒,假烟,盗版书,盗版碟,而我相信大部分人对于购买一件东西是恐惧的——到底是真是假(贵也不一定真)。

中间商赚取的是双方一厢情愿的。而黄牛,能把一张2000的票炒到10000,这不是“愿打愿挨”,这已经打破了游戏规则。开演唱会的人也不敢这么说呀(“票你说什么版权”)。

再说,“愿挨”的人还是不少的,尤其知识产权方面,网络的流通直接造成大范围的传播。就像有人说:“要不是听盗版,谁能知道谁是李志”。人们习惯了享受免费的获得,与盗版商各取所需罢了。

人们意识淡薄,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全翻不起浪花,往往都是很暧昧的进行,一定要开诚布公,或者说撕破脸皮才能加以裁决。这做不到下意识的,这是无意识的。

反观国家,可不是万事开头难,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猖獗和职业化是两个层面。

稍微想深点点竟只能缄口,怪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