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301]王凤举荐王音接班 ——血缘亲不如态度
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
秋季,王凤患病,成帝数次亲临探望,并亲自握着王凤的手流泪说:“将军染病,如有意外,我想让平阿侯王谭接替大将军!”王凤叩头哭泣说:“王谭等虽与我是至亲,但他们行事追求奢侈,超越本份,无法统率百姓,不如御史大夫王音谨慎小心,行事走正道。我敢用生命保举他!”
及至王凤将死时,上书感谢皇恩,再次坚决推荐王音接替自己,说王谭等五人必不可用。成帝同意了。
早先,王谭倨傲,不肯奉迎王凤。而王音则对王凤礼敬有加,卑恭如子,所以王凤保举他。
[点评]
王谭虽然是王凤的亲弟弟,但是为人傲慢,颇有点瞧不上大哥的意思,平时不肯向王凤服软,而堂弟王音,不但帮助王凤化解了一场危机(告密王章一事),而且平日对王凤十分尊敬,像儿子对待老子一样侍奉王凤,因此,王凤推荐了王音。
八月,丁巳(二十四日),王凤去世。
九月,甲子(初二),任命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赐王谭为特进,主管城门兵。
安定太守谷永,因为王谭没有得到大将军的职位,劝他辞让,不接受主管城门的职务。自此王谭、王音互相不满,结下怨恨。
[华杉先生评论]
王凤的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可见一般,如果弟弟们不懂事,他可以教育他们,警告他们。但是,他不说话,在临死时对弟弟们进行终极报复,不仅推翻了皇上对王谭的任命,而且说五侯都不可用,把权力传给了对他驯服的堂兄弟王音,执行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坚决意志。
王谭呢?我们又要重提那句老话:“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难得可贵”,他就认为自己是理所应当的,可能还觉得哥哥早就该分权给他,恨哥哥一定要等到临死才交权。没想到哥哥的报复是“我死也不交给你!”
一切都是难得可贵,需要不断的努力获取,这就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点评]
读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就王音与王谭的修为与能力来说,谁更胜任呢?从史料陈述来看,显然还是王音。那么王凤的举荐并没有错啊!到底是王凤临死之前良心发现,还是小肚鸡肠报复弟弟?恐怕还不好下结论。
命少府王骏为京兆尹。王骏是王吉的儿子。先前,担任过京兆尹的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到王骏,全都以才干出名,因而京师人称赞说:“前有赵、张,后有三王。”
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
春,正月九日,任命薛宣为御史大夫。
成帝开始喜欢微服出行,跟随的期门郎或私奴有十余人,或乘小车,或全部骑马,出入市内街巷和郊野,远到邻县的甘泉、长杨、五柞,斗鸡走马,成帝还常自称是富平侯家人。所谓富平侯,是张安世的四世孙张放。张放的父亲张临,娶敬武公主为妻,生下张放。张放为侍中、中郎将,娶许皇后的妹妹为妻,当时所受荣宠,没有可以比得上的。因此成帝假称自己是富平侯家人。
[点评]
请注意:成帝微服出行是找乐子,并不是微服私访体恤民情。
三月二十七日,丞相张禹(成帝的老师)以老病去职,以列侯身份参加每月初一、十五的朝会进见,加位为“特进”,进见时礼仪规格与丞相相同,赏赐前后数千万。
夏,四月二十七日,薛宣为丞相,封高阳侯。京兆尹王骏为御史大夫。
王音既然以堂舅的身份,超过其他亲舅得到重用,因而小心供职。成帝因王音是从御史大夫直接擢升为将军,没有得到宰相应当封的爵位。六月十七日(柏杨注:原文为乙巳,根据《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修改),封王音为安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