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手绘插画?插画绘画学习步骤教程!
如何学习手绘插画入门?怎样才能学习好手绘插画?学习好手绘插画有哪些技巧?想必这些问题都是绘画初学者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学习好手绘插画呢?今天灵猫课堂老师就在网络上收集整理了关于人物背部轮廓怎么画?教你如何轻松绘画背部轮廓的画法!教程非常简单,赶紧来看看叭:
插画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因此可在练习过程中学习或试验不同的方法,当然这过程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每一次都有个主题,例如色彩的练习、氛围的尝试、构图的设计、线条的练习等等,甚至只是单纯的表达感受。
最常见的练习方法不外乎就是找参考作品来模仿,但这仅仅只能练习你的描绘以及掌握形状的能力,且最终的成果也只是画出与对方作品相像的图;就像是练习水彩或素描时,看着照片,甚至是对着照片画出比例的网格,再等比例绘在画纸上,而不是观察实体的静物及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光线及空气的流动等。
所以练习并不是依葫芦画瓢,也不是练习复制的能力,而是学习观察,提取作品中能让你学习的任何地方。
所以我们今天需要讲的是往设计插画的方向练习,在搭配视觉设计能够创造出符合风格的插画,献给已有设计基础的你。
一、定主题
所谓万事开头难,刚开始要定一个主题,可以使用具象的主题,给创作一个方向,让起步的门槛低一些,不会在一开始就放弃。后期则开始尝试抽象的主题。找寻喜爱的主题,让自己更有动力。日常用品、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食物、植物、动物,在你周围可马上接触的物品等等。
二、 构图
构图的方式有很多种,针对主题或传递的内容搭配适合的构图,构图会影响主题的呈现。
1. 视点
即观赏画面的角度,由透视原理来营造,一定要了解透视!
1,一点透视最容易上手,它的中心往往就是视觉重点。
2,两点透视较为自然,但要注意两个消失点不宜过近,否则会很不自然。
3,三点透视可由消失点的改变,进而让物体的透视更加强烈。
2. 负空间/ 图底关系
负空间 可以理解为是画面中任何物体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空间,与画面传统的正空间相对。负空间的存在有效填补了正空间的局限性,并且有助于画面的平衡感。 图底关系指人类的视觉会把视觉对象从背景浮现出来,浮现出的即为图,其余的周围背景称为底。在图底反转中,人会将看到的东西组织化,独立出来的部分即为「图」,周围则称之为「底」。
3. 视觉引导/ 动势
指的是人的视线在画面中的走向,动势的设计会有引领观赏者走入主题之感。由于阅读西方文字的方式是由左至右然后由上至下的模式,因此动势的安排最好依照「Z」字型的法则,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然,也要掌握点、线、面的关系:
1.点的体积小,反而在画面中容易突出,它能凝聚画面中的视线。
2.线则是构成面的基础,它能引导观看者的视线,而多个点也能连成线。
3.面则是有稳定的感觉。
不是直接在画面上画出点、线、面,而是善用它的结构来达到效果。越小的物件会成为点、多个连续小物件的排列或是两个物件之间,也会形成「隐形的线」、当点大到一个程度时即为面,线段包围的一块区域也会成为面。
4. 留白/ 气韵流动/ 减法
源自中国水墨画,能营造出想像与意境的扩充,也是图底关系原理的应用,能让画面具有稳定感。多数人在创作时,会将画面尽可能塞好塞满,过去在学校所学到的也是,而观察一些插画或设计时(以及编排或界面设计等等),适当的留白,会让画面更加舒适,且隐约能感受到它是流动的。
三、色彩搭配
其实互补或是对比很强烈的颜色配色起来是很有趣的,只要将比例分配好,它也能达到很棒的效果,所有在画面中的颜色,并不是等量分配,更不是比较颜色的深度、彩度、明度等等。而是考虑这些颜色,它们将会和什么颜色摆在一起?在对比关系中越是显眼的,它的比重就要越少。
四、氛围、感觉
尝试过几次的创作与练习后,开始照着你的感觉吧!有时候还能尝试漫无目的的创作,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想怎样组合或违背物理原则的设定也很好玩!这时候要大胆注入更多的想像力。其实到后期就会是想什么就画出什么,有时只是感触,或是一个说不出来的感觉,亦或是梦中的画面。
五、 质量大于数量
定时定量地持续& 质量大于数量。能否在短时间看到成效也要看你的练习质量,每一次的练习或创作,都将它当作一次宝贵的经验吧!真正开始热爱创作以后,就会不自觉的想继续画下去。
六、 总结
许多人询问过要怎样提升插画的能力?当然这样的问题太过广泛,没办法好好地回答。所以在这篇文仅整理出我练习插画的方向及要领。
初期大多数的插图都是先从纸上的草稿开始,不论自己是不是对于操作工具多成熟,因为插图多数手感还是比较重要的,也不常用手绘板(偶尔会使用一下),久了之后反而能在电脑中直接用鼠标(哈哈)与钢笔工具直接绘画!
将每次的创作保存下来(连同原档),相信努力一段时间后,你会看见你的成长的!
六金:喜欢绘画喜欢插画的你们加老师
QQ:1948892256!
QQ:1948892256!
QQ:1948892256!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