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士】平凡人生曲折路(1247)
第八部(188)
第二百四十章
柳好善地主分子摘了帽
林新成庆贺酒桌谈感言
6
柳好善再次邀请林新成进屋说话,林新成说:“姑父,还是先坐外边吧,阳春三月,外面不冷不热,空气又新鲜。"
柳好善也就主随客意。
林新成不再逗孩子,而是问坐在轮椅上的柳洪春:“洪春哥,实行了联产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队没有了仓库,你又不能下地劳动,我听你表妹说,你在家搞起了条编。"
柳洪春说:“是呀。我家九口人,分了七口人的地,有十五亩,基本上是你嫂子一个人干,你姑父早早晚晚的去给她帮一下忙。不用想,庄稼肯定不如别人家长的好,我是干急使不上劲。为了农业损失副业补,我就利用这二年学成的条编手艺,在家干起了条编活。我的手艺是很象那回事的,我编的箩头、荆芭,不但样好看,而且结实,在街上很好卖。”
林新成问:“你怎样去进条子呀?又怎样去卖呀?"
柳洪春说:“进条子是你姑父,去集上卖,你姑父和你嫂子不定谁给我送到集上。反正我的货埂埂卖完,回家我自己就行了。"
柳好善说:“因为我们家只有吕萍一个人干,庄稼肯定不如人家的。但条编却是一项不薄的收入。"
林新成问:“姑父,你又是帮助我嫂子干点农业活,又是给我哥进条子,累不累?"
柳好善说:“还真没有感到累的慌,我觉得比以前有劲多了。在菜园看菜时歇着的时候多,身子都歇的没劲了。现在跑跑,越跑身体越好了。再说,我有这一个孙女四个孙子,也让我提劲,看见他们心里就高兴,就来劲。我们柳家来杏林岗落户到洪春这一辈,是三代单传了,常言说,单传三代,发就发了,不发就绝了。可洪春下面有四个儿子了,正象四个孩子的名字一样,要兴旺永发了。现在,我的帽子也摘了,成分也改了,他们以后也象其他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了,我才干着有劲哩。新成,为了这五个孩子,再苦我也不怕苦,再累我也不怕累。”
柳洪春接道:“新成兄弟,为了这五个孩子,我们要想法设法增加家里的收入。我不能下地干活,但我要用我的手编技术多争钱。《龙江颂》里有一句台词,叫堤内损失堤外补,我这叫农业损失副业补。"
林新成说:“洪春哥的这个想法很对头。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很多政策都放宽了,你搞条编,增加家庭收入,很符合国家的形势,好好干吧。只不过你家的庄稼不能比别人家的差,比人家的差了人家看不起。可是,你家十五亩只有我嫂子一人干,累坏她也干不好。耕地耙地,摇楼播种,中耕锄草,平时管理,收获运送,放磙扬场,这活多着呢。那怎么办呢?应该利用机械进行了,利用机械,即省力,又效率高。我家有一部小红姐给买的三轮手扶拖拉机,以后咱两家共用。现在你表妹已经学会了使用手扶,犁个地耙个地已经不是问题。从明天开始,让我嫂子跟着她学开手扶,学会了以后,该犁地耙地的时候,不成自己开着犁耙了吗。在收麦前,我再到县农机局门市部,看有没有小型的收割机和播种机。麦熟了,还象以往靠人蹲在地上用镰刀割,人累坏了也挡不住麦子坏在地里。用小收割机,两三天就收完了,拉麦,用小手扶拉,拉的快又省力。打麦,用小手扶碾,碾的也快也省力。种小秋,用小播种机,播的也快也省力。"
柳洪春说:“只是我家目前经济条件还差,帮不上钱。"
林新成说:“洪春哥,不让你家帮钱,我家眼前比你家强。"
柳洪春说:“兄弟,这让我们多不好意思呀。"
林新成说:“咱俩家就别说那些外气话了。"
林新成他们的谈话,厨房的三个女人都听到了,吕萍感动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