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的“地摊”,都是销售能力的较量,根本是做人做事的态度
最近“摆地摊”成了热门话题。如今地摊经济之所以又被推动起来了,大概在目前经济确实不景气的状况下,“地摊”因为不受资金和铺面的限制,给了更多没有经济基础的人,一个更容易的创业起点。
周六晚上陪孩子去买零食,在一个小区临街的路边,我也切实体验了一把“地摊热”。
有年轻点的女孩在卖衣服,有开着车把鞋子摆放在车头叫卖的,有骑着三轮车卖水果的,还有用一个简易的储物箱或者小推车卖冷饮、小吃的……
我在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面前停下,他和旁边的一女孩赶忙从地上水桶里,拿起几把鲜花给我看。这两个小年轻打扮得很养眼,服务态度也很好,跟我讲花很新鲜,有的花不但可以水养,还可以做干花。
估计他们今晚生意不错,只剩下三四把了,价格也不贵,十元一把,我便从中挑了一把比较喜欢的付了款。
往前刚走了几步,就被一位大叔面前的栀子花吸引住。几十把捆扎好的栀子花整齐的被摆在一个大泡沫箱里,大叔隔一会儿就给这些花喷喷水。“买点栀子花吧,5块钱3把”,大叔很热情得招呼我。
大叔的这些栀子花大都没开,还是花苞,我想起上次在菜市场买的不但没开,还都蔫了,就说:怕养不好。大叔急忙跟我介绍怎么养:水多一点,水里放点盐,要勤换水……怕我听不懂,反复给我讲了几遍要点,看大叔这样热情,我确实也很喜欢栀子花,就买了三把回来。
按大叔的方法,这次栀子花果然养活了,第二天陆续都开了。
后来又买了半个西瓜,女儿买了一袋梨膏糖,因为赶着回家,没有再往前逛下去……
感受着地摊市场的热闹,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摆摊”经历。
可能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寒假或者更小,那是我第一次“做生意”——拿着两元钱,骑着自行车,去镇上批发“玉米棒”回来卖。估计那时人比自行车也高不了多少,现在想想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即敢一个人镇上村里来回跑,又敢一个人在村里售卖。
记忆里我这第一次售卖还是很羞怯,遇到前来买的大人就非常感激。走街串巷一天下来,虽没赚什么钱,本钱还是卖回来了,剩下的玉米棒带回家跟弟弟们分着吃了,想想这些玉米棒都是自己赚的,也是很开心。
再后来就是寒暑假,跟着我三姨、四姨去农村的那种大集上卖衣服。尤其是年关将至时,集上人多,小偷也多,我就主要负责盯着别有人趁乱偷衣服(因为那时候,一件衣服几块钱,十多块就是很好的了,利润也很低,丢一件就相当于白忙活半天)。
我四姨从初中毕业,也就十五六岁就开始赶集摆摊卖衣服了,后来三姨也跟她一起做。直到我初二那年,四姨结婚了,才没再做。所以,期间我虽然也跟着外婆在集上收过自行车看管费,推着冰柜卖过雪糕,但是跟我姨赶集的历史却最长。
我姨摊位所在那一片都是卖同类服装的,因为大家都是去城里同一个地方进货。但是一天下来,生意有的好有的坏。
那个时候我只是跟着帮点小忙,也可能更多的是凑热闹,看着衣服出去变成钱收回来,就知道赚钱了,不会意识到这小生意里的“门道”。
我的两个姨都不是那种特别能说会道和表现特别热情的卖家,尤其是我三姨,特别直脾气。遇到那种挑三拣四难伺候的顾客,她从来都是“爱要不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这种态度,反而卖的很好?!
后来她婚后跟我姨夫也走村串乡卖过其他东西,她依然如此:——对买主那种爱买不买的态度。这种态度反而使得他们每次进的货都卖的好,不但赚得不少,还很快销售一空。我那时候一直很纳闷这个问题。
因为我的体验是,如果卖主服务态度不好,我才不想照顾你的生意呢,又不是除了你这在别处就买不到了?!即使买不到,干嘛花钱买你脸色?!
就像这次我愿意照顾生意的几个摊主,都是那种服务态度很热情的,我才会接受。
其实,这些年,无论是微商还是各大电商平台,对于个体来说,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地摊”销售。
这些“摊主”有的做的很大,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甚至业绩高过大企业。有的“摊主”换了一家又一家,依然卖不好任何一款产品。
就像前几天听一位007战友的销售经历分享——高层次的销售,其实就是销售自己。自己的心态、人品、格局,都在销售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真是这个道理。
我作为顾客只接受热情的卖家,作为销售上,也同时受这种态度的影响,比如:我也觉得需要热情对待顾客,如果有人照顾我的生意,我就特别感激,还会不好意思赚熟人朋友的钱……其实,这根本上还是缺乏自信。
就像我三姨,我发现,她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做人不卑不亢的销售态度,虽然她自己可能都不会意识到她是这样的——
我的东西是这个品质和这个价位,你需要这个产品又能接受这个价位,咱们痛快成交。反之,你无论对产品还是价位不接受,就去选择适合你的,我不会求着你买,咱们彼此也别浪费感情和时间!
这种态度对部分顾客是受用的。因为我们身边不乏那些你热情、诚心相待,即使并没有赚他什么钱,他也以为给了你莫大的面子,让你赚足了他的票子。
接下来,放下脆弱的玻璃心,用不卑不亢的态度“摆摊”——客来,我真诚相待;你走,我也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