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读书

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安静读一本书吧!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210人  10036e7209b0
想改变自己就好好读书吧

2017年快过半了,几乎每天都会读书,空闲时间、睡前时间几乎是阅读的专属。

因为对自己的阅读量不满,又不愿意浪费过多时间在追剧、玩游戏上,我更努力在阅读上花时间,为自己积攒能量。

我是一个安静偏内向的人,社交活动一直以来都不多,很多年前就开始阅读,从最开始初中时读的《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萌芽》等各种杂志到现在会找来各种相关历史、心理、语言、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书籍,书虽然杂但涵盖的面非常广,很有利于拓宽知识面,还有利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一步走一步走来,更是不满足自己当下的阅读量,会更珍惜宁静的阅读时光。

近期,感觉自己开了点窍,对读书这一行为有了自己的想法,便一一记录下来。

1.无所事事的时候,安静读一本书吧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特别无聊,或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干,那么书可以成为你最好的伙伴。随手拿一本书就行,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挑一本简单易读的,这样你在读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

你对阅读不感兴趣?也许你这次该逼一逼自己了。“书中自有黄金屋”是有道理的,那么不爱读书的你竟然读完了一本书,你会有什么感受?吃惊?喜悦?还是不满足?

谁知道呢!或许你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告诉我。

2.读书容易,培养读书的习惯很难。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就算是很感兴趣的一件事,都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你说我也想好好读书啊,但这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的确,不但不容易做到,甚至有点难,特别是刚开始读书还没有阅读习惯的人。

身边的朋友也有不乏很爱读书的,但都是一时兴起,几天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她们随时随手拿起书了。

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毕竟读书有时候并不是一个好差事。

但是既然想要培养读书的好习惯,那要怎么办呢?

首先,你也许可以找到一个内心的偶像,或者是一个读书达人。你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并打心底里也想像他们一样。我最初内心的偶像是三毛,没错,大家肯定都知道她的《撒哈拉的故事》,但是我被她的另一本书《雨季不再来》打动。读这两本书得时候年纪不大,体会不到很多字里行间的感情,但读到《逃学为读书》写一篇时,我一边愧疚,一边暗暗发誓一定要多读书。时至今日,很多年过去了,我的阅读量还不大,但我的阅读习惯逐日渐成,每年的阅读量都成上升趋势。

还没办法坚持下去?那就找一个也很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吧!

有朋友一起陪同的情况下,更容易坚持和培养一个好习惯。

我身边喜欢阅读并每天都阅读的朋友不多,很多基本上都不读书,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无须强求。

去年,我得知一个朋友每周会读完一本书,这与我的读书计划不谋而合,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年末两人的阅读量都在50本左右。

因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今年我默默增加了阅读量,如今已经远远超过去年一整年的阅读量。一切好像没那么可怕,也不夸张,我就这样顺利完成了今年读书计划的一半。

3.你不是阅读机器,你是人,你有大脑和感情。

读书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眼睛扫过了书的每一页每一行每一个字,内心依然空洞,那还不如去看几集最新的剧呢!

阅读不仅能品尝人间百味,还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看到令人感动的部分,内心不自觉的颤动,好像自己也经历过一般。有些书你看了打心底里也想向书中的人学习,这时就像是人生的一个分岔路口,如果你只是想一想罢了,那么你以后再有这样一股热情也很难再有相应的行动了;如果你不仅想了,还思考了,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了,那么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有些书看过了就看过了,有些书却值得我们留下些什么了,为书,也是为我们自己。

4.别老想着书单,先踏出第一步再说吧!

不少人,包括之前的自己,翻遍所有网站得来了不少书单。

但是,书单里的书你都看了吗?

反正我是没看完。

所以啊,别老想着攒书单了。先找来自己此刻最想读的几本就好了,在读那几本书的时候,你会有各种想法,指引着你寻找之后想读的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收获。

以上也是我近期读书的感想,是在警醒自己也是希望像读书的朋友少走弯路,踏踏实实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