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敏捷之旅参会总结

2016-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孔大千

参加了2016年敏捷之旅上海站的活动,首先听的是Evelyn的主旨演讲,接着是刘传湘的“精益企业”、携程研发总监李巍的“携程敏捷转型之路”, 下午参加百度资深敏捷教练姜丽芬Jennifer的“发现团队内在力量”的工作坊。

感觉信息量很大,收获很多,所以在当天晚上挤时间把所有的亮点总结成文字记录下来,通过主题解析的形式,融合参会的经历和自身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成文如下。

如何度量或者评价一个组织是否敏捷?

这个问题有助于把握敏捷的本质,也有助于确定敏捷教练的工作方向、工作重点,也可以确定敏捷转型的着力点,是一直可以深入思考和细化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方式来思考:

综合来看,还是应对VUCA的能力:

VUCA

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全流程的效率提升。

敏捷了吗

一个传统的企业,没有敏捷转型前是什么样子?

如果要敏捷转型的话,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

精益和敏捷的区别和统一?

总得来看,精益和敏捷这两个概念还没有真正泾渭分明的区别。

高峰访谈/欣赏式探寻如何操作和作用?

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经典电视访谈节目,大多数有这样的套路,其实内部有一套的流程和技巧。如果应用于家庭的交流,朋友间的沟通都是非常值得借鉴,最为关键的是无评判的倾听,适宜的引导,足以建立深度的连接。

欣赏式探询

自画像和自我认同?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暖场游戏,自己构思过(没有想过用自画像),不过缺少一个契机没有真正应用。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建立互信,欣赏自己、欣赏他人。

Checkin和Checkout?

经典的教练技巧,入场和离场的时候,都做一个评估,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打分型的,也可以是谈感受。

私人董事会?

如何考核一个教练的绩效?

暂且未发现比较系统、完美的答案。

教练技术的点滴感悟

其他tips

CF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