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子》第三十六章 你是诱饵,我是鱼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5094/bea60beedbff89eb.jpg)
下一章|你是诱饵,我是鱼
壹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金童告诉了大师自己出生的时辰。大师听后,沉默了一会,说:“你比我的女儿小两岁。看到你们同龄人,我就想起了她。”
金童问道:“她不常看你?”
大师摇摇头,道:“唉,不提了。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提起来都是泪啊。”
大师竟然轻松地幽了一默,金童想笑。可能这就是超脱吧。面对暗藏深处的伤疤,也能调侃而过。
李奇志问道:“大师,我需要出去吗?”
大师说:“你陪着她。”
李奇志非常开心,笑逐颜开地留下来。大师的话正中下怀,他幸福的样子,看起来令人陶醉。
金童白了他一眼,心想:还真把自己当朋友呢!
大师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打哈欠,眼角还有泪。突然,大师双手双脚都不停地扑腾,嘴里发出令人窒息的叫声。
金童吓一跳,不知道大师怎么了。李奇志赶紧走过来,把金童搂在腋下。
金童以为大师神经错乱,抬头想问问李奇志,李奇志在她耳边悄悄地说:“她上位了。”
金童不懂啥叫“上位”,但看样子就是司机说的“撬起一个人的前尘往事”吧。这样一想,金童更加紧张。
大师一直这样折腾着,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地落下,嘴里还不停地说:“我好累啊,好累啊。”
这声音非常熟悉,金童觉得自己不是吓坏了,就是出现了幻觉。因为,她听到这是自己的声音。
无边的恐惧瞬时袭击了金童,她一把把李奇志紧紧地抓在手里,吓得几乎惊厥。
良久,大师的喊声越来越小,她的手脚渐渐放松。直到最后,她如梦初醒,坐正,抽了纸巾,擦去脸上的汗珠,显得精疲力尽。
金童这才慢慢地放开李奇志,她同样精疲力尽,形同虚脱。
李奇志连忙给大师续上一杯水,大师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李奇志又给金童续上水,金童连端水的力气都没有。她呆坐着没动,眼睛直直的看着大师,以为这是一场梦。
直到李奇志把水杯端到她的唇边,金童才回过神来,她摇摇头,她不想和一个不相干的男人这么亲近。
李奇志却不管这么多,他一直不肯放手,在金童的耳边悄悄地说:“你喝一口。别担心,我不会乘人之危。这里还有大师在呢!”
金童很尴尬,只好喝了一口。李奇志放下杯子的刹那,金童才觉得如释重负。唉,这人真心讨厌。
大师却对两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直到李奇志回到自己的座位,大师道:“孩子,在你很小的时候,就被困在一个黑匣子里。如果不是你见多识广,心大善良,你早就凶多吉少。你能好好地在这里,还是因为佛祖保佑你命大福大。回去吧,问问你的父母,他们应该知道怎么回事。找到那个黑匣子,毁掉它。”
听到这里,金童恐惧地尖叫了一声,晕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金童才悠悠地醒来。睁开眼,她看见了小李、李奇志和大师的脸,她感觉眼睛有些花,头有些晕。
“金总,您终于醒了。”小李惊喜的声音。
“没事。不好意思,让大家受惊了。”金童感觉嗓子被什么东西堵着,想说话没说不出来。
“别动,也别勉强自己说话。好好休息一会儿。我和小李陪着你。”是李奇志低低的声音,很温柔。可是金童听起来却觉得浑身不自在。
大师摸着金童的头,说:“孩子。你受苦了。”
金童听了大师柔软的话语,感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一滴滴感激的泪水从眼角慢慢流下来。
小李和李奇志都慌忙抽纸巾,李奇志用胳膊一挡,把小李的手挡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擦去金童脸上的泪水。
一种不安全感不自在感,在金童的心里升起。她真的不喜欢陌生的男人这样照顾自己。她挣扎着想起来,可是,她一点儿力气都没有。
大师觉察到了,她对两个男人说:“李总,金总醒过来了,没事了,你们休息吧。她在我的禅房里,相信我,我能照顾好她。晚安!”
两个男人还想留下来,可是听到大师的逐客令,又不好意思再继续停留,只好道声“辛苦了,晚安!”悻悻地离开。
站在门口,两个男人不由自主地相互瞪了一眼,“哼”了一声,掉转头,各走各路,生怕有什么瓜葛似的。大有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老死不相往来之意。
大师关了禅房的门,转身走到金童的跟前,道:“孩子,恭喜你了!你晕厥的时候,李总像失去了全世界般恐慌。可见他对你用情至深。”
金童心想:“不可能!我和他不熟。”
大师接着说:“你肯定会说扯淡,你和他不熟。可是,人就是这么奇怪,虽然只一眼就会以为你是他的全世界。相遇是缘,我看过了,你俩的婚姻线,刚刚苏醒,开始蠢蠢欲动了。虽然晚了,却是恰到好处。”
大师带着点调侃和幽默的语言,和金童认知里修行的人的样子,截然不同。她以为大师都是一本正经,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可是,这位大师却完全颠覆了这些形象。
金童有好多的话想问大师,但她不知道当问不当问,便沉默不语。
迷迷糊糊中,金童睡着了,再也没有担心和恐惧,她像睡在妈妈温暖的怀里,还被妈妈轻轻抚摸着,她喃喃地喊着“妈妈”“妈妈”。
要是一直这样睡着,该多好。可是,金童醒来时,大师已经不在这里了。金童看了看手表,五点半了,想来大师已经工作了。
想着昨天大师“上位”的样子,金童好害怕。她赶紧起床,穿好衣服,就把门打开,好把恐惧放出去。
门外站着一个人,吓了金童一跳。他听见开门声,转过身来。慌乱的金童定睛一看,是李奇志。
他笑嘻嘻地说:“金总,你不是说你有恐惧症吗?我怕大师走了,你害怕。一直在门外陪你呢!”
金童不说话,立刻把门关上。“神经病!谁稀罕你陪我。我这衣冠不整的样子被你瞧见,才是最让我恐惧的!”金童想着,不禁有些恼火。
贰
缺乏温度的教育
阳光在包片的学校附近的旅馆住下了。她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第二天必须要检查的内容。本片督学,雨虹学校前任校长王大庆也过来了,他和阳光一起讨论,在省评审组下来的时候,接待中必须注意的细节。
王大庆,57岁。人高马大,年轻的时候应该是美男子一枚。在县内倡导停薪留职,鼓励在职人员外出创业的时候,他到上海发展过。
王大庆在上海做什么工作,阳光不知道。阳光只听说,在上海的那些日子,他把同在上海的小舅子的老婆发展成了自己的情人。
三年停薪留职期满,他就从上海回来了。虽然道德败坏,并不影响他当官顺水顺风。
成功地和糠糟之妻离婚,把情人转正,摆正了家庭中人的关系,王大庆成功转型,依然是根正苗红的优秀共产党员,受领导赏识,不久就当上了雨虹学校的一把手,这一干干了二十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校长。
带着成见,阳光非常不喜欢王大庆。但是,作为工作关系,阳光不得不和他配合。
虽然局里安排她和周大连一起包保这片学校,但周大连很少下乡。领导很忙,阳光只有多担待了。
阳光没有在学校工作的经验,督学王大庆就是一个很好的助手了。
大多数,阳光都听王大庆的。对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的重建,王大庆给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王大庆还为中心小学组建了鼓乐队,自己亲自当辅导员教孩子们。
早上六点钟,阳光和王大庆就去各个学校转悠。
初中和小学的老师都到齐了。他们都忙着打扫卫生。到底抽查哪些学校,由专家随机抽取,早上七点钟才会公布。每所学校都在做最后的冲刺。
因为义务教育要均衡,各个学校都整改的非常漂亮。校园内的墙上不是山水画,就是勤读书、行孝道、做好人的宣传语。
大小学校,不论校园面积如何,都有大小塑胶跑道,篮球架,乒乓球台,每个学校都有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图书不得少于25:1。
农村的学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创建的过程中,是非常受益的。
虽然,有些还流于表面。比如,学生阅读。孩子们还是喜欢放学后,光着膀子在田野边奔跑,还是喜欢坐在电视机前看《奥特曼》和《小猪佩奇》,甚至有个别孩子对电子游戏上瘾。但是,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开始知道了,有和动画片一样好玩的东西,那就是图书。
学校的图书很多,都远超过基本要求,但问题是:好多图书并不适合孩子。
购买什么书籍,其实还是和负责政府采购的领导息息相关的。官商勾结是有的,但是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官员,不关心教育,对图书的内容、质量不把关。
他们关心的是:把政府拨付的资金用到恰到好处,一分不剩,一分不少,不影响来年的经费预算,才是王道。
学校看起来很漂亮,校园文化热热闹闹,却缺少了生气。
原本是农村,植物却成了校园里稀缺的物种。所有的场地都被修整成了水泥地面,宣传栏都是高大空的经典,很少有贴近孩子生活的东西。
课堂更不用说,虽然提出使用校本教材很多年了,但是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自己的教材,更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大多数的教师上课依然满堂灌,依然高高在上,孩子们学得辛苦,因为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因为学习的东西绝少和生活相联系。
值得欣慰的是:初中学校越来越重视大课间活动。这与中考考体育的导向有关系。每个初中都有跑步、韵律操、跳绳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七点左右,阳光的眼睛一直盯着局机关群。七点五分,周大连发了被抽查学校的名单。阳光包保的片,有一个村小被抽上了。
这个村小的面积比较小。安装了篮球架之后就没有位置装乒乓球台了。可是,这个东西不能没有啊,检查会扣分的。
接到通知后,校长把本部的乒乓球桌拆了一台,送到村小给装起来。还把本部的体育器材、图书运了一部分过去。
在评审专家到达的时候,所有的准备一切就绪。
省里三位专家,市里局长陪着。县分管教学的副县长,教育局局长任正轩,同时抵达学校。
村小一位非常漂亮的年轻女教师戴着麦克风,走在前面,给专家们介绍学校的历史、校园文化,带他们看功能室,教师办公室,学生食堂。
专家在留守儿童活动室呆了很久,他们认真看了电话记录,还随便找了一个电话,打给了这位学生家长,问她孩子是否经常在学校给他们打电话,老师有没有时常跟他们沟通。
在外打工的家长也都知道,家里在搞义务教育均衡创建,都非常配合。她在电话里把学校、老师都大大夸奖了一番,还说由于老师工作到位,他们在外面也就放心工作了。
据报道,中国有2300万留守儿童,常年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分离,好多孩子“假装”父母已经去世,在家里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留守儿童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凸显,让很多老师都头疼不已。
父母出去打工,本以为赚钱为了孩子。可是,等他们回到家时,却发现孩子已经不是他们认识的孩子了。
缺乏爱,孩子们游戏、电视成瘾;缺乏爱,孩子们早恋;缺乏爱,孩子们偷爷爷奶奶的钱、同学的钱,然后用这些钱买各种东西,去讨好其他的同学……
学校的功能室有了,谁去真正关心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情感的饥渴?
学校上课期间,也是父母上班工作时间,打电话也不过是有事说事,哪有时间去聊聊爱?
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教育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可是,这些常年外地打拼的父母,看着自己的心头肉变成了心头刺的时候,却不肯承认因为自己给孩子的精神之爱太少,而给物质上代偿满足太多造成的。
可是,即使他们知道又如何,生活还得继续!擦干眼泪,他们还得扬鞭策马,继续新的征程。
也是在这段时间,接触到大量的留守儿童,阳光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扭转现在这种局面,改变被动的教育,让教育更加有温情,只有在教师身上下大功夫。
古人不是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吗?既然父母不在身边,老师就是孩子的父母,让老师真正关爱起孩子来。唯一的途径,就是做好教师培训。
专家一行人走了,阳光的心才落地。她这才想起金童来,连忙打电话问她什么情况。
告别了大师,金童和小李就走了。李奇志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说他有车在山下,送他们回去。金童说:“谢谢李总好意。我们自己有车。”
李奇志眼睁睁地看着金童上了车,呆呆地站了好久。他本来满身激情,这会儿觉得世界开始崩塌。他忍不住发了一条短信给金童:月光如水 我是鱼 岁月是垂钓的老人 你是诱饵。
金童看了一眼,把它删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