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我该如何教你?

2019-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志新读书

问题背景:

在刚刚转为秋天的时候,我的同学来到苏州,如果请他到一条美食街吃饭。这条美食街的特点就是日本菜特别多,因为有很多的日本企业在这边,还有一个日本小学。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穿上了外套,还觉得有点凉。另外一个同学却告诉我,他经常看到这个日本小学的学生,一大早的穿着短衣短裤,在操场训练……

此时,我想到很多中国式的父母,深怕冻着小孩,时刻护着小孩长大,我陷入了思考……

事例一:小学的副课经常变成自习,或者被主课替代

我女儿经常生病,有一次我就说我女儿,你要加强锻炼,体育课要好好上。女儿的回答是,副课上得少,要么是自习,要么就是被主课占用。

主课:语文、数学、英语,副课:体育、道德与法制、美术、音乐、综合素质实践,等等。

体育不重要吗?

看看我的国人,弱不禁风,没有自古武者的血性,也缺少文人的气节。要知道,身体是一切的根本,没有身体做保障,会失去一切。

想起来,我经常与我内人有个争执,女儿只要喝点冷的东西,特别是饮料之类的,她就会非常生气,并指责我纵容,说冷饮本身就没有营养,而且容易导致生病。

我说老外怎么冬天也喝冰可乐?她说人种不一样。那我又说日本人呢?以及一些贫困地区的人,大冬天玩冰玩水的,还东北经常有冬泳的,又如何解释呢?她瞪着我……

于是,网上有人说,中国人的胃比较特殊。

其实,我是反对经常喝饮料的,因为确实不营养,我也只是偶尔会同意孩子喝。我也承认冷的东西对胃有较大刺激,但问题在于,有些人能喝,一点事情没有,是为什么?

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身体过度保护,而使其缺少了太多的适应力,而脆弱呢?

道德与法制不重要吗?

中国五千年文明,核心文化中有“礼”,还有“孝”,应属于道德我范畴。而当今社会,民众的法制意识并不强,道德与法制课程正应强化学习。

香港为什么出事?所谓的西方势力如何如何,实际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出了问题。年轻一代的香港人缺少对历史的认同感,对中华文化也是知之甚少,所以被西方利用,变得容易。

美术与音乐,可以说是一种素养,学一学,对于提升学生的修养是有帮助的,而综合实践,培养的是动手能力,而国人的实践能力恰恰是倍受指责的,为什么呢?从教育就可见一二了。

回想历史,我们曾经是世界文明、文化、科技的引领者,而如今,我们却常常跟随……

我想问:副课可以用自习代替或者被主课占用吗?

事例二:超多的作业,智力的提前开发,以及多不甚数的补习班、兴趣班

继续上一个话题,孩子即使想上副课,哪有时间呢?主课的作业已经让人难以承受,光孩子们的书包就足以让他们的身体变得弯曲——实在太重了。

学习好的人,做作业也快,大约晚上七八点能做完,差一点的要到九点,再差点的要到十点之后。我女儿呢(六年级学生),一般在八点半左右,属于中等的水平,个别时候曾经到过十一点。

小学生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十个小时,至少要保证九个小时,如果七点钟之前必须起床,那么小学生必须要最迟十点之前要睡觉,最好是九点之前。

而这意味着,孩子们做完作业,再洗漱什么的,就基本上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有的只是作业、作业,还是作业。

我有时候在想,我当年怎么混过来的?挎个小绿包,里面胡乱塞了两本书,然后就上学去了,一到晚上就约了一帮弟兄在村里面到处玩、打仗什么的。

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小孩趴在作业的书桌了,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再也起不来了……

也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学生开了什么家长见面会,家长轮流问问题,该小孩对答如流,赢得阵阵掌声。掌声的根本原因在于,该小孩的智力超过其年龄应有的水平。

中国经常出神童,但在历史上,似乎神童的结局都不是太好。之所以变成神童,一是因为本身有天赋,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父母提前开发孩子的智力。

我不太确定这样做是否一定好,对身体、对头脑的发育是否有影响,因为我不是医生。

但我知道,成大业者反而不是那种神童级人物,恰恰是那些给人感觉有点笨笨的,却非常执着和坚持的人。而且,少年有成者,多老来不善终。

又要说说我内人的故事,她很喜欢给我女儿报班,先后报过:西洋画、现代舞、国学、国画、书法、英语等。

我跟内人讲,孩子们好可怜,小学生的年纪却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做这么多的事。

内人说,其实她也觉得这样对小孩子并不好,但孩子身边的人都如此,如果孩子与周边的人差距太大,有可能导致她自卑,反而不利于她的成长。

而我,竟无言以对……

但我依然选择,兴趣班,只报一到两个,补习班,一律不报。到现在为止,小女儿只报了舞蹈,而大女儿则报了国画与书法(同一个老师教)。

我想问:要报那么多班吗?提前开发智力真的好吗?学校的作业真的有必要那么多吗?

事例三:年轻人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轻易他人

近几年,有几起死亡事件,而且多数为花季年龄的女生,滴滴也曾经被推上舆论的浪尖。但我要问的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女生呢?

原因一:女生抵抗能力弱;原因二:女生容易让人有非份之想;原因三:女生比较好骗,容易轻信别人。

曾经有个女同事问我:“为什么我们女生穿着性感一点,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你们不去责怪那个男人,反复会责怪我们,凭什么?”

我说:“不凭什么,你可以穿得性感一些,但你的性感也会给一些有想法的人,制造一些不良想法,从而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也就是你的性感会有可能对你的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以穿着正统一些,严肃一些,其实,也许失去展现自己美丽的机会,却提高了自己的安全系数,孰轻孰重,自己判断。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似乎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而且没有能力判断善恶,容易被骗。

想起了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曾经讲过这么一个事:

中国人从小就被骗大,爸爸妈妈骗你是从腋窝下生下来的,叔叔阿姨常常通过骗你来逗你玩,所以中国人很聪明,而以色列人也很聪明。

以色列的爸爸对孩子说,跳下来,爸爸会接住你的,于是孩子从高处往下跳,爸爸却选择转身离开。孩子摔得哭了,爸爸却与孩子说:你记住,即使是你的爸爸,也不一定靠得住。

以色列人怎么做,我也不清楚,不认识他们。而我想想我小时候,好像确实是如此,这些大人们可能也未必意识到这一定是骗,就是觉得逗小孩玩挺开心。

但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却培养了我们一种能力,就是从小知道如何辨别真假,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而以色列人的做法更容易培养危机意识,从而让自身能力得到飞跃。

其实,这种做法是否一定对呢?我也不清楚,好像会教坏小孩。所以,我时常对我的女儿讲,父母是不能骗的,但如果是坏人,那就一定要骗。

有时候,女儿成绩不好,我训我女儿,甚至打了我女儿,刚刚可能她还在哭,但过一会她就可能拿着个苹果与你边吃边开玩笑,把我气得不行。

我想,成绩不好一点也不上心呀,被打了还能吃得下苹果,还笑得出来?但转念一想,我这个女儿,肯定不会象有些孩子那样会想不开,承受力不会太差,这样想,心情就会好很多。

所以,我认为,如果为了孩子的未来,从小培养他们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以及承受能力,“骗一骗”、打一打,等等,是否也是有道理的?

我想问:孩子们可以骗吗?应该打吗?如何提升他们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辨别能力?

事例四:以鼓励为主,多做正面引导,但如果孩子出错,如何纠正?

假设让家长写孩子的优点,往往可写的内容也就两、三条,而如果写缺点呢?一般可以写到十条以上。

这可不是我乱说的,这是有人做过测验的,多数家长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倒也简单,孩子毕竟缺少辨别能力,再加上小孩子玩的天性,犯错多并不奇怪。

也正因为这一点,所以,很多大师建议对孩子做正面引导,不要做过多指责,指责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从而产生自卑以及负面的情绪。

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具体表现为:

1、家长时不时对孩子的很多表现,常常鼓掌、赞扬,来客人时,还会让自己的孩子在客人面前秀一秀,孩子们表现时也是开心得很。

我大女儿是书法8级,我也时常把她的字拿出来秀一秀。山水画也是8级,我也是发过几次朋友圈的。

但其实这一点,我有点奇怪的,因为我小时候,好像父母夸自己小孩的很少很少,都是夸别人家的小孩如何好,贬低自己的小孩,所以,你经常看见两个父母相互捧对方的小孩,而批评自己的。

而现在,情况正好相反,而这种相反的情况是很多的。

比如,我们读书的时候,被老师打是正常的,而且回家是不敢告诉父母的,因为告诉之后,父母会再打你一顿,然后还领到老师面前说,这孩子们如果不听话,给我狠狠打,千万别客气。

现在老师打小孩,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哟,可能有的父母会带领家族成员把学校包围都有可能呀……于是,有人提议立法,老师应该享有“惩戒权”。

2、对于孩子们的错,往往回避,尤其人多的时候,也要给孩子面子,也只能是私底下适当教育,更不能上纲上线。

比方说,我大女儿不喜欢用礼貌用语,我如果公开指责,她反而顶着来,如果私下教育,确实她会有一定的改善。

尤其是一些小错,如果你回避掉,不去批评,当然也不能表扬,而去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情,似乎教育的效果更好。

但是,这个度真的不好拿捏。比如下面的事情:

我小女儿对于喜欢的小东西,她会拿走。于是,我发现她拿小店或者超市的一些小物件。我大怒,这不就是偷东西吗?准备上手甚至准备上脚了。

但是她妈妈说,孩子小,并没有偷的概念,如果我指责她偷就有点上纲上线了,她只是因为喜欢,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念头,仅仅是因为喜欢,所以就拿了,教育教育就可以了。

我听完之后,也是觉得很有道理,如果放过了小女儿,让她妈妈教育去了。小家伙似乎认错态度很好,小物件也进行归还。

然而,我竟然又发现了第二次、第三次,我怒不可遏,动手教训了我的女儿。明确告诉她,她的行为构成了偷,是可耻的行为,严重时还会坐牢,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那以后,小女儿没有再拿过小店或者超市的东西。

这样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孩子喜欢动手动脚,尤其对于宠爱他们的爷爷奶奶更是如此,甚至会打到爷爷奶奶。说实话,并不有意的,但我一般会非常严肃的处理此事,可不是简单的口头教育,而是手脚教育。

正面引导没有错,但我觉得有错也应该予以指正,否则以后长期积累,有可能导致孩子有错误认知,造成大错,甚至犯罪,看看那些媒体报道,孩子犯错,甚至犯罪杀人的不在少数。

同样,过度鼓励,其实也有负作用,有时候会刺激孩子们的虚荣心、比较心,一旦遇到批评,孩子往往接受不了,而遇到比他们好的,他们心中也会有计较。

记得有一次同学家庭聚会,孩子上台介绍父母,我的女儿介绍我时,说我是“黄总”,我当时内心是愤怒的、是惭愧的,我红着脸与同学做出解释……

我在想,我女儿只是一个小学生,虚荣之心就如此之强?

她妈妈打圆场说,孩子没别的意思,就是开个玩笑而已。而事实上,我女儿是想让别人觉得她家庭更好、更强,这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比较心、虚荣心。

于是,我又教训了我女儿一次。

我想问:鼓励也好,批评指正也罢,都有必要,都是教育孩子的手段,但度如何拿捏呢?事件如何判断呢?

其实,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的疑问非常多,可以列举的事例如果全部列完,写个几万字都有可能,如:

孩子的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如何改善?

我打了女儿,她问了我一句话,为什么你会打孩子,而别的父母不会呢?(我当时在想,我小时候,为什么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

孩子开始逆反了,如何应对?

孩子有自己的价值观,由于年代属性,不好评价对错,如何处理价值观不同、喜好不一样,而导致的代沟问题呢?

姐妹之间也会存在一种比较心,有可能一碗水端平吗?

在小学会传播一些不好的东西,如“黄段子”,庸俗的笑话与语言,小孩子学得特别快,怎么办?

游戏、短视频、动漫,等等内容,对小孩子有无穷的吸引力,如何控制?

孩子的成绩忽上忽下,家长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指导作业,已经成为常态,合理吗?

想让孩子独自放学回家,但又担惊受怕,怎么办?

还有很多很多……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讨厌日本人。但,其实很多时候,我又佩服日本人,据说日本最豪华的房子是教育系统的。

回到开始的背景话题,在凉凉的天气中,日本的小学生却穿着短衣短裤,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在磨练一种意志。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是超强的,以色列人的危机意识甚至更强。

而,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呢?

礼已不见,孝已缺失,法无意识,文人无气节,武者没血性。

国之目标无非“强国”、“富民”,而如何实现目标?应以法治国,以礼育人,既崇文,也尚武,更以大国风范,华夏民族之自信,复我中华之全盛之世。

欢迎大家提出疑问并且探讨交流,感谢评论、转发,作者:黄志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