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阁候选推文江雪读书社飞鸟集•作业本

磨坊里的女孩

2023-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杂果铺子

---读沈从文的小说《三三》有感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遥远的湘西山区有一个山清水秀的乡村堡子,村里的河边有一个杨家碾坊,碾坊的男主人很年轻就去世了,留下一对母女在此继续经营磨坊,为乡里人碾米为生。女孩三三当时只有五岁,与年轻的妈妈相依为命,由于当地民风淳朴,没有人会欺负这对寡妇弱女,母亲没有再嫁。加上妈妈平时十分尊重三三,失去了父爱的三三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也经常喜欢跟母亲贫嘴开玩笑,从小就变得伶俐可爱,身边有鱼儿鸡鸭狗小动物和乡亲们作伴,母女俩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悠然。直到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个乡下养病的白脸少爷,他是堡子里总管家的客人,从此三三的生活打破了平静。在总管家管事先生与白脸男子平时的对话(比如他们在溪边钓鱼时候窃窃私语说三三长得好看,聪明,是堡子里人都想娶到的媳妇)、与三三母女俩的对话和暗示下(比如三三听到那个管事先生,临走时还说,“三三你还得请我喝酒。”)十五岁的三三情愫开始萌动,三三又去参加了村里女人的一场婚礼,母女俩回来都做了跟三三的爱情、婚姻有关的梦,产生了对今后去城里生活的一些想法。总管家养病的少爷几次托言请母女过去聊天,因没有做好准备未成行,等到最后母女俩准备好了,妈妈提着一篮子鸡蛋,三三换好了新衣服,两人兴致勃勃去总管家见白脸少爷,走到大门口不远处,却发现那少爷死了,两人犹豫了一会就打道回府,回到碾坊恢复了宁静的生活。

读完沈从文的《三三》,小说给我有三个方面的强烈印象:

一、描绘出了一个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三三家的碾坊建在堡子溪边的山嘴转弯处,那里大树成荫,瓜藤满树,鸡鸭猫鱼成群成对,旁边还有很多整天会“咿咿呀呀”唱歌的水车,她们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妈妈在水槽转动后就帮人碾米干活,经常弄得她一身白糠灰,“像个汤圆”,这时候三三就跟溪边的鱼儿猫儿玩,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屋前屋后小嘴巴吹着。夏天坐到磨坊树下吹凉风,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在火桶里,拨火煨栗子吃。“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再看作者描写屋外环境:“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这里没有战乱,没有车马喧闹,没有利益纷争,只有乡亲们自耕自得、劳作生息、人与自然和动物融洽相处,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悠闲自得的一副生活图景啊!让我想起陶渊明笔下著名的桃花源。沈从文大师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但我知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边城》,也是描写湘西水边小镇里成长的小姑娘翠翠的爱情故事,而作者的爱人张兆和,在家里四姐妹中刚好排行老三,我估计他写这篇《三三》也是为了献给自己梦中的情人(那时候他还没追到手,他正在疯狂地给张小姐写情书。)可见作者对故乡湘西山水田园风光的钟爱。应该说,在翠翠和三三的身上,都有张兆和的影子。

二、女主聪明调皮、情窦初开的样子刻画得惟妙惟肖

这碾坊溪边的一口潭里经常有人过来钓鱼,鱼十分多,遇见不认识的人来钓鱼,三三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家便笑她,三三急了,马上就要去找妈妈摆平他们,高声地对母亲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娘自然是不会来干涉别人钓鱼的。娘耐心给她讲道理,说鱼是上游总管家塘里的,喜欢我们这的水就跑过来了,她也就作罢了。有时看到这些“不讲规矩的人”钓到了大鱼,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折断了钓竿,三三可快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母亲从不打扰三三纯净的内心世界,“三三在母亲身旁时,说的全是母亲听得懂的话;凡是那些母亲听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去。”所以,溪水里的鱼知道她的事比母亲知道的多一些。

三三到了十五岁那年,堡子里总爷家管事先生带着一位从城里来乡下养病的白脸少爷出现在碾坊,从此三三平静的世界泛起了巨大波澜。

城里来的白脸白鞋男子第一次在溪边见到三三,便对管事的说:“女孩很聪明,很美,长得不坏。”管事的又说“这是我堡里美人。” 从两人简单的对话就能看出三三的美。当她听见管事的想给自己做媒人介绍给白脸少爷:那管事先生说:“少爷做了磨坊主人,别的不说,成天可有新鲜鸡蛋吃,也是很值得的!”话一说完,两人又笑了。

当她听见管事的想给自己做媒人介绍给白脸少爷,两个男人在议论自己,“三三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脸上发着烧。心里想:“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我家里的鸡纵成天下二十个蛋,我也不会给你一个蛋吃。”坐了一会,凉凉的风吹脸上,水声淙淙使她记忆起先一时估计中那男子为狗吓倒跌在溪里的情形,可又快乐了,就望到溪里水深处,一人自言自语说:“你怎么这样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

小说里没有任何描写女主角三三五官长相的文字,但是读者通过人物之间对话、三三的笑容、情绪和表情的描写,以及碾坊溪边、村庄堡子里的人对三三的反应等等,可以感觉到三三内心的美丽善良和健康。

如“一个堡子里的人,都愿意得到这糠灰里长大的女孩子作媳妇。”

第一次做梦,梦见白脸少爷之后,母亲对三三说:“你去照照镜子,脸睡得一片红!” “直到晚上吃饭时,妈妈还说到脸上睡得发红。”

总管家管事的和白脸男子来钓了几条大鱼,来照顾少爷的白帽子女人又送了一罐糖给三三,母亲回送鸡蛋给他们,这样一来二往,“自从这两个客人到来后,碾坊里有点不同过去的样子,母女两人说话,提到“城里”的事情就渐渐多了”。于是母女俩产生了许多都未来的憧憬和梦想,母亲去总爷家送鸡蛋听到管事的说了许多关于女儿和少爷的话,三三的爱意开始觉醒,小说后半部分对于三三春心萌动的描写,她害羞的举止反而出现了欲盖弥彰的效果。

又如:“这白帽子女人,望到三三的新围裙,裙上还扣了朵小花,式样秀美。” “母亲走在三三的后面,看到三三苗条如一根笋子,拿着棍儿一面走一面打道旁的草。”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三三:没有描写她是否有夺人眼球精致的五官,但她身上却自然散发出一种山水美的神韵和气质,沈从文大师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她的美丽。

三、乡村田园的美完胜城市的美

作者因为生长在风景秀丽的湘西农村小镇,有着对故乡深深的田园情节。在这篇小说许多情节里,特别是城里的白脸少爷和白帽子女人来了之后,处处流露出对三十年代城市文明的嘲讽和对乡村风光的热爱。

例如写来养病的男子外表是白脸白裤白鞋,他的“白”是无力的、短暂的象征。那时的人认为皮肤白是美的,作者却写出了少爷那种林黛玉式的病态“美”。

大家聊天说到少爷得的是什么病:老庚说,害第三期的病,又说是痨病,说也说不清楚。谁清楚城里人那些病的名字。依我想,城里人欢喜害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我们乡下人除了打摆子就只发烧肚泻,别的名字的病,也就从不到乡下来了。”你看看,城里人才会得那些怪名字的病,我们乡下人一般也就是感冒呗。

又如母亲到了宋家,看见几个妇人在议论:“你文雅得象城里人,所以才生疡子!”、“谁知道他是什么病?横顺成天吃那些甜甜的药,什么事情不做在床上躺着.”

城里来的白脸白帽子女人在堡子里晒了一个月太阳后,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了;三三母女也在常在溪边大自然优美的环境中显得健康、快乐。小说中作者多处描写三三脸色的“红”,女主角脸色的“红”(代表田园美)到了故事结尾最终战胜了城里少爷脸色的“白”(代表城市美)。

我们好像窥见了沈从文先生内心深处守护着的精神家园。20世纪30年代现实中的湘西,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都市文明正在以某种方式进入乡村,三三朦胧的爱中隐含着一种对都市文明的憧憬。但随着“白脸少爷”的死亡,这种憧憬被阻断了。城里少爷的遭遇象征着都市文明的萎缩与死亡,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对都市文明的拒绝与否定。而固执地守护着自己心中的那个古老、纯朴温润如玉的田园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