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或者股票财经·投资·理财今日看点

为什么都在理财,你依然是穷人,别人却成了中产?

2016-11-14  本文已影响2006人  王诗文circle

文/王诗文

揪出理财不赚钱的原因是关键
知道吗?你穷在错误的思路上

“我一直很努力地尝试各类理财方式,可到头来根本和那些理财大神们说的不是一回事。日子还是老样子,并没因为理财而变更好。”

这是最近一位理财小白给我莫名发来的邮件。我在回信中又追问了如下问题。比如,你是如何努力尝试各类理财方式的?在你的预期中,因为理财而变得更好,能用数字具象化吗?你目前的收入消费信贷情况怎样?

很快,她在邮件中告诉我,目前工资和外快加在一起月收入7000元。每月的大额开销除了合租的房费2000元,就是车贷1800元,剩余收入扣除日常开销,每月能存上1000元是极限了。工作前两年有5万元存款,买车的首付款是家里赞助的。她坦白告诉我,买车是为了面子,尤其过年回老家,外人评判你混得好坏的直观标准就是有车了,至于房子,即便再豪华老家的人是看不到的。然而,即便这样想,她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买房的渴望,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理财,五年内贷款买上一套北京周边的小户型,首付控制在50万以内。可以说,这便是她寄予理财这件事的厚望。所以她但凡听到可以赚钱的项目,都会毫不犹豫前去一试,包括一些非知名机构单方面发起的类似分红型集资的“投资项目”。

很显然,这位小白的思路只是把理财当成一棵摇钱树,希翼着用很小的资金量博取成倍的利润。而这种错误的想法绝非个案,甚至在理财小白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斩尽杀绝这5个“干扰项”

理财,更像是件细水长流的工作。往往最开始选择余地有限,但随着基础资金规模的增加,对应的理财方式与品种选择范围也跟着扩大。理财规划得当的话,资产实际上可以保持每年一定比率的稳健增长。那何为“得当”?至少应该在理财的初始阶段摒弃如下5个基本“干扰项”。

首先,理财不就是买产品嘛,一买一卖赚个差价。

简单讲,理财是个讲求资产“性价比”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合理的搭配,力求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而买产品只是理财过程中的一个细小分支。

其次,理财目标过于飘忽,不切实际。

理财不是一夜暴富的戏法。所以制定某一阶段的理财目标时,一定要贴和实际,也就是努力跳跃后有可能会实现的预期。以你目前的年收入水平看,假设年收入10万,通过合理理财,在不影响其他生活目标的前提下,五年内买一辆体面的车是可行的,而买一套总价在600万元的房子,就是不切实际的伪目标。

第三,情绪化消费或“面子贷款”。

尽管我们每个人用于理财的资金都是消费还贷后剩余的闲置资金,但终究闲置资金这一基础“雪球”越大越好。所以控制情绪化消费,即心血来潮或宣泄不快的超额支出是必须的。同时,“面子贷款”也务必摒弃。就像来信中的女孩,贷款买车的行为完全受面子引导,其实她大可暂时省下这笔贷款用于理财增值,毕竟生活是过给自己的,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的。

第四,资金量有限,也非要把鸡蛋放进不同篮子。

我们常会听到这句耳熟能详的理财建议,不要把所有鸡蛋放进同一只篮子。事实上,这句话的实质是告诫我们,注意分散投资控制风险。可很多理财小白为了分散而分散。譬如手头只有1万元的闲置资金,却非要放进收益率相差无几的几只货币基金里,看似分散,实际并无太大意义。

第五,高风险投资只考虑好的一面。

对于高收益,往往最为吸引的群体便是理财经验并不丰富的小白们,他们普遍资金有限,又希望快速实现钱生钱,所以任何一款高收益产品或高收益投资模式,绝大多数人只会考虑好的一面,丝毫没有任何保证本金安全的意识,所以很容易招致亏损。

总之,对于年轻的理财小白来说,先不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到银行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应该说这是制定合理方案前的必要环节。对于风险承受力高的人,可以考虑配置一定比例的股票、股票基金、贵金属账户交易等较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而对于风险承受力偏低的人,则以低风险的债券型基金、保本人民币理财产品等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的投资组合中稳健配置都是不可或缺的,即便风险承受力再高也不能忽略保本类产品的占比。要知道,个人理财规划的真谛是要通过合理的途径与方式来管理财富以达至人生每一阶段的目标。

今天先说到这,后面的文章咱们接着聊噢。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并关注我,你们的老朋友王诗文,下期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