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友灵溪

格力的黄昏与董明珠暮年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10人  铁树心

董小姐又火了。这次火不是撒向雷军,也不是撒向美的,更不是撒向白眼狼股东们的,而是撒向了当初宁愿得罪股东也要舍身的珠海银隆的前当家人魏银仓,这出当初相爱不畏死,现在相恨必报仇的剧目,充满了传统爱情故事的元素和现代商业桥段的要素,古老而规则,毫无新意,但仍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内涵,让爱看热闹的人们津津乐道。

从上面近五年的报表我们可以看出,格力的瓶颈期已经到来。冲破千亿营收之后,它的上限也就基本上跟升到高空的气球一样,底下有股暖气流烘托一下,能够借力稍稍上冲,若无力可借,则又会身不由主地往下掉,寻找支撑。

这是一种已近黄昏的气象。格力清楚,董明珠也清楚,所以他们才会急着想要赶快改变现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黄昏日暮的气象,不单格力有,同样几大家电巨头都一样面临相差无几的困境,美日韩同行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出现的衰退,因为中国的大工地大基建,房地产大开发而推迟了一段时间,但就像你无法阻止太阳西下一样,松下索尼们该有的阵痛,格力长虹们一样会有的,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房子卖不动后,地产商人还没倒下,家电厂商倒很可能先垮了。格力意识到危险,也试图在不断开辟新的活路,但似乎都并不成功,手机业务没像空调那样遍地开花,然后就想搞电动车,于是便有了为入股银隆而怒怼股东的故事,董小姐心急如焚,可恨股东们却显得鼠目寸光,完全无法与她的大智慧大眼圈同步看到更远。现在回过头来看,又似乎还是短视的股东们更具有战略眼光,一眼就看破了那是个渣男,倒是董小姐,似乎像个未经人道的十八岁黄花处子,被对方几句经不起推敲的甜言蜜语便迷住了魂,急于以身相许,私奔之后却发现上当受骗,终于成了个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惹下无限祸患。

纵观世界公司发展史与制造业升级史,诺基亚从木材到手机,几经沉浮活了一百多年,几次转型磕磕碰碰,终于成就了一段二十多年的辉煌神话,虽然最后仍然难免重坠深渊复归寂灭,但好歹登过巅峰。还有就是GE、西门子以及三菱等巨头,它们都属于未被时代和产业巨浪抛下的典型,无论时代如何革新巨变,它们总能拧住产业的龙身,未必能够吃到最大的蛋糕,却也好歹能够占据个重要身位,不被别人挤去捡剩饭。这些公司也有黄昏时刻,但是却能在暗夜降临之前打开充满电的头灯,得以继续前行。

而格力的黄昏,似乎并不美妙。它号称掌握了核心科技,这核心科技没人来跟它抢,因为国外曾经的同行巨头们都忙着转型升级去了,并没有人再去抢这块蛋糕,所以你说核心就核心,反正他们不关注,别人都搞别的核心科技去了。待到格力自己喊了几年发现应者寥寥之后,在感到没意思的同时似乎也嗅到了被抛弃的意味,于是黄昏中的格力开始了青春期般的躁动,越来越靠近更年期的董小姐居然逆龄而动,做手机、组装电动车、造芯片,这哪一样折腾都不会要命,但哪一样折腾下来,它都最后绕不过春兰前辈的墓碑。虽说现在格力的体量是千亿之巨,但相比于二十年前,未必便比当年的春兰牛叉多少,因为当年能投五亿十亿,并不比现在砸下一百两百亿更寒碜。

格力老了,黄昏中的它走得步履蹒跚,却又偏不服老,希望在新的竞赛当中还能再占头牌,可是岁月不饶它,连抢几次弯道都吃了亏。董明珠也老了,暮光下的她满脸憔悴,可她不认输,她想突破这千亿魔咒,向两千亿甚至一万亿的塔尖插上自己的旗帜。但一直号称拥有核心科技的她偏偏忘记了,她想要踏入的战场上,没有一样是她所能掌控的核心科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