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为期一周的跟岗培训结束了。一路回味着淡淡桂花香气,沉淀着娃小带给我的思想冲击,感受高铁平稳的同时,梳理五天以来所采撷的果实。从教十年来,虽是第一次体验这种全新的培训学习生活模式,但收获满满,触动至深。经过精心的梳理和细致的回顾,将本次学习收获整理如下:
一、理念决定行动
1. 初到娃小,首先由自信,干练,亲切,学识广博的胡君校长致欢迎词,让我们观看了学校的宣传片,“博雅尚美”醒目的四个大字,让我们每一个求知若渴的同伴不断追问,胡校长一一解答。学校的办学理念“博雅尚美”,主导思想就是是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学习,而且他们学校是1999年以来一直坚持小班化实验的学校。学生对自己的承诺是,“先做好娃小人,再做好社会人。”这已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灵魂。初识校长让我感受到,她对我们这些外来客人的关怀备至。也从她的介绍之中,知道学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培养博雅尚美,艺术见长的学生为目的;以促进参与兴趣,提升学生自信度,培养可持续发展力为主要着眼点。这所小学并不大,只有12亩地,19个班,643位学生,50位教师。但是它全,有四季恒温的游泳馆,有学生的生存体验中心,还是整个杭州市的艺术中心。名气也不小,具有娃哈哈和美院附小的两大金字招牌,又一直坚持艺术教育特色,一直秉承着美育特色。
娃哈哈集团20年前的1500万注资,打造出的是硬件、软件,各方面条件都走在前列的学校,乃至到了20年后的今天,仍然不落后于任何一所学校,虽然不在西湖区,但是他们学校是距离西湖最近的一所小学,南靠孔庙,西倚靠美院,而且美院的大师二代三代在这里读书,使得学校有足够的办法请到那些中国美院的大师,走进小学生的课堂。学校的侧门,就是一扇通往中国美院的大门,跨过这道门,孩子们就进到美院学习和参与活动。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厚的教育资源,都是得天独厚的,孩子们的入学典礼在孔庙进行,毕业典礼就在美院进行,这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当然这些条件的确是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而将这些条件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价值。也是其他学校所不及的。当然,实力也并不仅仅表现在学校的硬件上。胡校长在给我们讲述,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小博大特色发展的时候,让我有一些震撼,校长的讲话中透着人文特色和管理理念,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态度。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让物态文化走向生本。”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教育不但是在课堂上,更应该渗透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中。”他们学校做到了。以前总听说,新教育实验学校里特别注重仪式感,让孩子参与大大小小的活动,每一次节日让孩子参与活动,尽量做到极致。此刻,胡校长向我们展示的,他们学校搞活动,就让活动的实效性达到最大化,所有的活动人人都是主角,学校活动组会提前很久进行策划。让我感到确实是,“理念引领着行动。”只有从上至下,拥有这种开阔的眼界和理念才能够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落实与孩子的成长。对大人来说,参与活动时自己是主角,不仅记忆深刻而且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让孩子找到这种归属感,价值感,在活动中拥有成功感,可以让其健康成长,而且形成积极的人格。所以,胡校长说,他们学校,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女教师要优雅,男教师要儒雅,学生要文雅,学校才能高雅。
二、目标成就高度
几天下来,了解到,学校无论什么课程都基于孩子的发展,目标明确才会计划和实施。所有课程和做法的核心都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追求,有价值的朝向才可以成为特色。
因为我们语文组没有参与到市里和区里的活动,只是在学校里听老师的随堂课。朱一花老师非常的用心,在她的课堂上,我看到她不仅仅在教学生学方法,运用方法,而且时时刻刻在引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引导着孩子探索学习过程中,逐步的自主积累收获。课堂氛围也是非常融洽,不仅尊重孩子的自我感受,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而且特别强调,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想法。在《古诗二首》那节课中,随着引读的深入,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同学,能够在听取别人表达的同时,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自觉纠正过往的想法。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思考的语文课堂,不仅给足学生思维的空间,而且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朱老师本人,其实也是一门行走的课程,我从朱老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她20年如一日的,每天坚持随笔日记、课堂反思,这样写下来。以一个师范生的起点走到了今天在杭州市的小语界都是佼佼者的角色,令我感佩。听了几节其他学科的课,每一位老师都在自己的领域开辟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每一位老师都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有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和短期计划。教师队伍的强大,才是真正教学实力的雄厚才。
三、细节铸就品牌
学校处处彰显细节,就连楼梯上都印有学校的标志,所有的活动都会做到极致,给孩子心里留下烙印。六一所有孩子走红毯,开学仪式上开启魔法校门,活动中赠送孩子带着logo的礼品,不仅实用而且是每个人专属的。胡校长在和我们一起探讨了《面向未来的教师成长策略》之前,先了解我们一天的学习进度,并记录在他的校长笔记上,细致的做了微调并且提前告诉我们。这一举动让我也感触非常深刻,从校长到老师,时时处处都透着人文气息,给予我们人文关怀,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温暖。这个主题的交流,这也是最打动我的一个部分。当时胡校长用了朗读者当中董卿说的一句话“世间一切都是遇见”。温和的谈了做校长和做老师的区别,以个人的经历讲述了:成就老师就是成就了学生,成就了教师的成长就是成就了学校的成长。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老师,给予老师们固定研究的时间,允许每个人都是主角。从理念到行动的改变,使学校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条理清晰,有目标、有主题。从精致到专属,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下,提升参与者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让我们赞叹的还有奖励机制,上级在衡量学校的时候,评估的是他们的三年规划,每个人受益才赢得了每个人的努力。人是第一生产力,也让我深深的感叹:决定我们高度的不是知识积累的多少,而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学校内部管理三让,也是源自于李希贵的管理三句话,一是让选择成为学校的主题,二是让变革最大程度在民间发生,三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最根本的理念还是“动力系统是关键”。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不能让受教育的方针政策进入角色,没有他们自己的体验感悟和内化教育就没有成长,正副班主任的搭配是自由恋爱式,捆绑式考核。一年一度的教师岗位调整,使用年级组长组阁制,借鉴了中国好声音的做法。最终让我们看到的是,关系的改变,引发了其他一切的改变,学校充分利用心理学来开展管理,以人为本,着眼发展,探索策略,实现目标。
一路的整理,让我感觉沉甸甸的,有些东西还需要不断的跟进学习和反复咀嚼。任何事物,不只是看外表而要看内涵,之所以出众、精彩,一定是因为背后有使人震撼的内涵!
这次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还引发了新的思维方式。就像罗恩克拉克说的,“我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和孩子一起创造奇迹。”我们的教育生活也许平淡单调乏味,我们无法改变教育体制,但是我可以和孩子一起快乐学习,共同成长,提升教育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遇见最好的别人,成就更好的自己!感恩这次很美很美的遇见!
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