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辩----清洁工奶奶带孙子去工作场所是否合适

2017-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月懒西楼

昨天同父亲聊到小侄子,因为母亲出去工作了,毕竟小侄子上学之后,她一人在家也寂寞,我对此十分赞同,但是由于孩子的接送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不能带到打扫卫生的地方,那是一种职业,每天跟去,学到的是什么?只能是怎么捡垃圾!知道为什么古人有孟母三迁的说法?把他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就只学会什么!

以上是父亲的观点,可是我有另外的观点,在此略表。

首先,孟母三迁的时代环境。那是个大部分人都只以务农劳作为生,而读书人,为时代少数,所以,那时的社会并没有太多学习的机会,所以,靠近什么,学会什么,将来就以此为生的可能性极大。如果孟母不为子三迁,那么可能我们今天所津津乐道的亚圣孟子,仅仅就是个杀猪的,或是一个吹唢呐的(并无不敬之意,只是叙说可能性),但是有了孟母的三迁,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善学,乐学的环境,于是,才产生了这位大儒;

反观如今,被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社会,多数孩子有十二年的时间是被固定在学校里的,那比之古人的寒窗苦读,有过之而无不及,时间和资源都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一个孩子的职业可能,牵扯到多重方面,兴趣,性格,能力,父母的要求,(也许最后这个方面,占比更重,问一高中学生,今后打算报什么专业,无外乎:我爸/妈,想让我考医生/老师/公务员,少从自己的愿望说起)所以,如果说,孩童时期,跟着奶奶去捡几次垃圾,扫几次马路,就会影响他未来的发展之路,我不敢苟同。

其次,孟母三迁之后还有一个故事,“子不学,断机杼”,也就是古人也并非就信奉环境决定论,到了学习氛围好的地方,孩子同样也会生出惰性,会松懈,而孟母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去参考。这里引用了这个掐头去尾的故事,只想表达,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只是有所影响,但是那影响,远远不及家庭的教育。不管你是否给孩子一个好环境,更关键的是需要家庭中人关注着孩子的动态,在适当的时间,做出引导。如果他有了一条想走的路,不是跟大人一样的路,也不是跟别人家孩子一样,那条路有时候会孤独,会有些无助,会让人产生一种,会不会走不下去啊的担心,不过放心,咱家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力量,那不单单是靠外界的虚夸而生存的表面光鲜,而是发自内心的竭力追逐。

有些跑题,但这也是支持的论点之一,命题本身就是个充分不必要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的,那是当然,只是这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都有待考究,而且或许这个影响,还有好的一面呢?

其三,如今讲究的体验式教学,在动手中动脑,在实践中学会。我亲眼看到侄子拿着夹子,从树叶,夹到石头,力气上就是一项小训练,包括之后给他升级了工具,从操作简单的平嘴火钳,到操作更简单的垃圾拾物器,能想象得到,小家伙把东西颠过来倒过去的鼓弄,不会的时候,看向坐在一旁纳凉的奶奶,经过一番讲解,半懂不懂的,就开始实践,一下,夹不上来,两下,还夹不上,小家伙有点失落,眼瞅着就哭起来,奶奶瞧着,拿过东西示范起来,嗯,就是这样,捏紧它!对,真聪明。

这难道不是一场十分好实践课吗?从耐心,从技能,从成就感,都俱全的一堂课,我知道很多家长从不舍得自家孩子劳作,宁愿他们坐在沙发上看一整天动画片,也不舍得让他稍微帮忙扫一扫地。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生来就是要劳作的,不是受苦,而是用我们的双手去打拼出一个天地,不论是谁,都是要通过劳作才能使我们获得立身与这社会的本钱,也是通过劳作,通过产出,才能找到实现自己的渠道。我从不忌讳自己在劳作这个事实,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的劳作,能为我创造出成就感,同时也能为我带来经济利益,这也是孩子最终需要学会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初期,孩子对劳作抱有全然好奇心的时候,掐断了这火苗,最后再来抱怨他啃老?不懂自食其力?

最后一点,我认为带着孩子工作的最好一点是,是能让他了解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每种职业都值得尊重,每一个认真努力完成自己工作的人,都是经得起夸赞!

附:

母亲在最热的季节,也就是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接下这个工作。之所以有暑假,自然是因为气温太高,不适宜学习,但是其他岗位并没有,母亲的岗位就连休息日都没有,日复一日,虽不至贪黑,但绝对起早。我几乎在早上没有见过她的身影,每次起床后,准备吃早饭,就会接来她的电话,她在那头,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起来了没?我干完了,过来,我请你吃早饭!”那时,我看下时间,将近8点,6点上班,两个小时的时间,从街的这头,扫到那头,初期的几日,手握着扫帚,到一天都是颤着的,我心疼地让她学会偷懒,她感慨:“上班到底没有在家好,”

夏日的正午,能达到35度的时候,她正在路边上,寻一处阴凉,可哪有那么多阴凉的地方,太阳直射着把所有影子都收走,我不敢去想她怎么熬过,只能提前给她开上空调,盛起一碗绿豆汤晾凉,她每每回家,都是满脸的通红,两只晒脱了皮脚面,喜欢晾在我面前,当成勋章似的,又摇着头,埋怨着,“受这罪!”但是她却没有一次退缩。

所以,不管将来,母亲是否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我都会记得她第一次领来福利时的兴奋(两小瓶清凉油,一小瓶藿香正气水,一大袋子绿豆,几斤糖);我记得她絮絮叨叨地跟我们讲工作时遇到的开心的,糟心的事;我记得她懊恼着,刚入夏的时候,买了那么多裙子,打扫的时候都没法穿了;我记得她和四岁小侄子的那段大人间的对话,

“奶奶,你累吗?”

“累啊!”

“你开心吗?”

“开心!”

“你开心就好!”

当然我所表述的上文,有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其中有我对母亲职业的崇敬,和付出的感动,带上了主观色彩,肯定就不那么客观,但是,我总认为,对于孩子,让他动手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就算是“捡垃圾”,因为对于他来说,那只是他力所能及的事,只是一场与高尚与否无关的游戏,而不是带有歧视色彩的卑微)可能比让他独自玩耍或一两个小时的动画片,要好得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