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为牛人的路上之牛人经验私人管理之道

自我管理之三行动管理:如何持续做一件事超过300天?

2015-12-17  本文已影响6542人  弘丹

我们常常讲: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起来,感觉是这些道理对自己没什么帮助,其实是,道理从来都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实践的。如果你只是听道理,不去实践,那道理并不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自我管理的第一篇《自我管理之一时间投资法:时间分配,决定人生》,讲到了如何记录时间,分配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投资对未来有利的事情上,时间分配,决定人生。第二篇《自我管理之二要事第一,找到人生的“真北”》,讲到如何找到人生的“真北”,将时间投资到对人生“真北”有帮助的事情上,也就是要事第一。

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的行动作为保证,即使你懂了时间管理的方法,找到了人生的梦想,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现代人的行动力如何呢?从下面两个例子可见一斑,我想这两个例子不是特例吧。

2015年,我参加了古典老师发起的“改变自己训练营”。活动发起时,大家的热情非常高。“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号称是万人训练营,是史上最大的训练营。最开始,同时有10000多人在线上学习。但是,活动开始之后,参与者的热情消退,行动也减弱了。到了三分之一时间时,很多人就默默地不行动了。活动进行到一半时,组织方把不行动的参与者清退了。我们组本来有400多人,清理之后只剩不到200人左右。真正坚持到100天的,我自己估计不到20%。

我自己组织了“百日写作”活动,情况也类似。报名的人很多,最开始热情也很高,可是行动了几天,就放弃了。“百日写作”第一期有50多人报名,最后坚持完成100天写作任务的只有5人,只有10%的完成率。

互联网时代,人们很容易被激情点燃,却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大部分都只能保持一小段时间的行动。这样的浅尝辄止,并不能给人生带来好的改变。正如吴伯凡老师在《青年人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胜出》的在线分享时说的:如果你每天的行为都没有跟别人不一样,那你最终的结果也不会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很有道理。人生的积累不是加法,而是指数型积累。除了激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习惯,让行动落地。你是否有勇气将良好的习惯保持一生?

在2015年,我完成了3个100天活动,其中每日写作持续了350多天,每日论语120多天,还完成了古典老师发起的“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每天三件事打卡持续120多天。

我自己在持续行动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涵义:激情点燃梦想,习惯成就理想。

那梦想和理想有什么差别呢?在古典老师的《6堂职场发展必修课》里,古典老师提到了幻想,梦想,理想三者的区别。

1. 幻想,梦想和理想的区别。

古典老师用非常简单的词语概括了三者的区别。

幻想:价值观完美实现。这往往是不现实的,因为价值观之间会有矛盾的。

梦想:价值观排序,资源无限。现实往往是资源是有限的。

理想:价值观排序,资源现实。这才是梦想和现实的平衡点。

所以,梦想和理想的差距是,梦想是不考虑资源的,但在现实中,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如何将梦想转变为理想,就是需要开始考虑资源。对于个人来说,时间和精力是资源之一。当你投入时间和精力,也代表你行动了。在一定程度上,行动让梦想转化成理想。当你了解到这一点,你也就能理解这句话了:激情点燃梦想,习惯成就理想。

2. 对于自己的梦想,你开始行动了吗?

很多人的梦想没有转化成理想,只是梦想,是落不了地。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是因为你没有迈出第一步。我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文言文《为学》,觉得这篇文章里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穷和尚和富和尚都想去南海,穷和尚说:一瓶一钵足矣,富和尚说,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面露惭色。对于我们也一样,很多时候,不是外界条件不允许,而是自己不行动。当你行动起来了,其实事情远远没有想想中那么难,资源也会慢慢出现。

3. 迈出第一步的重要性。

不管是梦想还是理想,如果你永远不行动,那永远落不了地。

关于行动,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实用的行动力公式:行动力=(P/O)*A=(伙伴/目标)*方法

我们平常说的“行动力”,总感觉是很抽象的,其实,行动力是可以用数值来预估的,尤其是团队的行动力。

我们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想法太多,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结果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什么时候都没有做好。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当你目标越多,行动力的值越小。所以,一个阶段,最好只选出一个唯一的目标,然后先把这个目标做好了,再开始新的目标。不要一下子做好几样目标。即使有好几个目标,至少也要选出优先的目标。

我们存在的问题之二: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大家想这个公式什么时候会等于0?就是当A=0的时候,我们可以把A分解成下面这个公式A=a0(a1+a2+a3+……+an),a0就是你的第一步。当你不迈出第一步,你的行动力公式永远都会是0。

推荐大家去思考自己的梦想,然后计划怎么迈出第一步。当你有了第一步的行动,慢慢的,你也会吸引志同道合的人和你一起行动。当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一起,行动力是很强的。如果一个团队只有一个唯一的目标(O),团队有10个小伙伴(P),每个小伙伴可以带来1个能力(A)。如果用行动力公式,这个团队的行动力=10*10/1=100。如果这个团队的目标没有同意,有两个目标,那团队的行动力=10*10/2=50。

从POA的公式可以看出,目标越少越好。如果不迈出第一步(a0=0),永远没有行动力。

希望大家可以去思考自己的一个梦想,然后果断地迈出第一步。

4. 如何持续行动呢?

当你迈出第一步,如何持续行动呢?从本文开头的例子可以看出,很多人缺的不是迈不出第一步,而是无法持续行动,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2015年,我持续做“每日写作”达到350多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粗浅经验。

第一,在决定持续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做这件事的初衷。

这样可以防止三分钟热度。想明白初衷之后,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困难,想到初衷,还是能克服的。我开启每日写作的初衷很简单,写我的所思所想。这个简单的初衷也是我持续行动的力量源泉。

第二,可以把这件事放在清晨做。

我能够持续写350多天,我觉得很大的原因是我是每日清晨写作,起床之后,简单洗刷,就开始写作,每天都是如此。

在早晨写作有很多优势,早晨的时间是可控的,早晨的大脑是鲜活的,在其他的杂事还没有进入你的大脑之前,先开始写作。早晨就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先做完,一天心情都会很好。在上一篇文章里,也提到了《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把难的事情先做完,先把青蛙吞下去。

现在很多人都是夜猫子,喜欢熬夜,喜欢晚上做事情,如果你是这种类型的,也可以放在晚上写,看自己的习惯。但是,晚上的时间不如早晨的时间掌控性那么强。在晚上,总是会有一些突发事件,让你不能按时完成每日写作,这样又会很自责。推荐大家阅读《每天4点起床》,一个夜猫子是如何变成清晨型的人。

第三,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我想,在你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后,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的机会。100%的坚持,你就会每日去做,一旦有了特例,就会接连不断有特例情况,你的持续行动就会被打乱,就不容易坚持下去。我的每日写作以及在公众每日发布一篇原创文章,都是要求自己没有特例,达到100%的坚持。当你知道不会有特例,也就不会找借口。有了特例,你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当你破例一次,你也就很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

第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初心写下来,这样,在做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醒自己的当初做这件事的初衷。不要过分关注外界的反映,不要被“数字”绑架。

我创建了“笔耕不辍”公众号,最开始也会因为阅读量低而失落过,但是,我想到自己的初衷:当时只想写自己的所想所思,有没有人看无所谓,不要被“数字”给绑架了。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外界的反应。开始行动之后,应该更多关注自己的行动,而不要过分关注外界的反应或者评价。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5. 总结

行动胜于想法,习惯难于激情。时间是最公平的,你把时间用在了哪里,就会有相应的收获。马云讲过:阿里巴巴不是这两年做成的,是15年以前我们的思考,坚持了15年,才走到了今天。你10年前的思考和10年的行动,铸就了今天的你。同样,10年以后的你,也是你今天的思考和今天的行动铸就的

读完文章后的实践

随便选择一个梦想或者理想,盘点自己的资源,迈出第一步。把幻想变成梦想,把梦想变成这个下个月/下一年可以操作的理想。

附录:

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发现孔子是非常注重行动的一个人,《论语》中多处提到行动的重要性。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具体请参考【每日论语29】为政篇第十三则

【译文】子贡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具体请参考【每日论语87】里仁篇第二十二则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说话不轻易出口,因为他们以来不及实践为可耻。”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nè)于言而敏于行。”(具体请参考【每日论语89】里仁篇第二十四则

【译文】孔子说:“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并且在行动上敏捷有效。”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具体请参考【每日论语104】公冶长篇第十三则

【译文】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

听了之后就要去做,光听不做,将会有两种可能。第一,道理听久了,会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譬如经常说要帮助别人,说多了会有一种自我催眠作用,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了。第二,道理听久了,但自己又做不到,会感到内疚,觉得自己很差劲,甚至最后自暴自弃。

《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