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曲解了两千多年的,论语里面的“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
提到“三思而后行”,你肯定会联想到,古代影视剧里的场景:一位满头白发、身形蹒跚、满面愁容的大臣,长跪在朝堂上,无可奈何的说出“请主公三思啊……”。这里的“三思”也即是“三思而后行”的简化版,还有“三思后行”四字的简化版,大概要表达的意思都是:做事要经过谨慎、反反复复的深思熟虑,然后才能去做。
002.jpg座右铭
有不少人很喜欢这句话,写成书法作品,裱起来,挂起来,当作座右铭。还有不少人根据这句话,解释了这“三思”分别为“一思什么,二思什么,三思什么”。这其实也是后人加上去的解读。
001.jpg三生万物
有次看《道德经》,里面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很明显不是数字三,意思是很多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据传说,孔子还去拜见过老子,回来就说“我见到什么是龙了”。那么《论语》所说的“三思而后行”中的“三思”,肯定也不是思考三次了,那么强行解读一思、二思、三思,似乎也变得意义不大了。
003.jpg《论语》原话
那《论语》里的“三思而后行”原来是什么意思呢?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季文子大概是个犹豫不果断的人,每件事都要反复思考很多次,才行动起来去做事。孔子听后,为了劝这位犹豫不决性格的弟子,说“借鉴以往经验,考虑两次就行了”,其实是为了让季文子果断处事。
004.jpg演变
现在我们清楚了,"三思而后行"最初的意思,是指孔子的弟子季文子做事太过犹豫不决,很明显,孔子并不赞成这种"三思而后行"的观点。不过后来慢慢演变,"三思而行"就变成了提醒人们,做事要多思考,再做决定。
005.jpg多重解读
最后,我们已经全面了解了“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当你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时,你应该清楚,孔子是反对这种反反复复思考,耽误行动的行为的。这时候你应该果断些,不要拿这句话当你不行动的挡箭牌。当你是一个果断刚强的人时,你也应该清楚,遇事要多考虑、多思考后,再去做决定,再去行动。防止因为冲动,考虑不周全,做出错误的行为。
【无稽山】原创作品(微信公众号:无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