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2.0”来了?摆摊吧,后浪!

2020-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杭州微一案

它来了!它来了!它带着“地摊”和城管又回来了!

两会结束,一夜间“地摊经济”在全国开花,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人跃跃欲试,打算下班后也过一把摆地摊的瘾;有人不停点赞,对能有机会逛地摊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畅想从街头到结尾,逛完一圈自己能收获点什么……

但不管怎么想,我们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地摊经济火了!

那为何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这把火又能烧多久?

其实,地摊经济的复活有其必然性!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总理

就像当年的电商一样,地摊也不过是时代的产物。在疫情的冲击下,地摊经济确实有利于缓解部分失业人群的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一个地摊,也是一个品牌。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家“万众创业”的热情,为疫情后略显“萎靡不振”的经济,注入活力。

那人均1000元的民生如何激发?

其实看到“地摊”两个字,很多人不禁疑惑:回归地摊,究竟是不是一种倒退?

我们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把线下门店搬到线上,现在搞“地摊经济”,不就一朝回到解放前?合着我们原先砸下去的钱和精力,都没用了?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惑?

别,可千万别这么想。毕竟谁也没说地摊经济不能和互联网相结合。

所以今天本文的重点,大喵反而要和大家说道说道,如何把地摊和新零售相结合。

01 为地摊经济的货源输血、造血

过去的地摊主要以鸡、鸭、鱼、肉、蔬菜、水果这些农副食品为主,但现在呢?根据阿里1688的数据显示,卖得最火的产品,反而是内衣、数码、美妆、玩具等。

所以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货源从哪里来?渠道是否正规?质量有没有保障?

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给地摊经济注入稳定的货源,有保障、有信誉、长期稳定的合作,是否能直接促进地摊经济的发展?

比如我们的一个代理,她在拿到新零售渠道分红、奖励的同时,又去摆地摊,那地摊是不是直接促进了代理的出货速度?且他从厂家直接拿货,货源和价格还比别人更有竞争力。

这其实就是地摊经济的“保供货”策略。

02 回归室外,轻创业助经营

我们再看一下助经营!

“地摊经济”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摊子是流动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流动的摊点上做文章?比如我们联合几大品牌,租赁一块场地,并在这个场地里合理划分出摊位,给到相应的摊贩。

其实我们回头看看过去20年地摊经济的发展变化,就不难明白——地摊的减少,绝不是生意减少了,而是很多小摊贩、小商家被引入了室内经营,这就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商业地产市场。

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不过是把室内的商业地产再次搬到街上,开始合理合法的有序占道经营。套用新零售行业的话来说,这也是一种线下的“轻创业”,它解决了房租、水电等硬性成本,让更多人能以小成本获得搏一搏的机会。

03 5000万灵活就业机会

促就业,这更加不用多说。

地摊经济的复活,有可能促进5000万人的灵活就业。在今年的两会上,反复被提及的一个例子,就是在疫情期间,成都通过允许摆摊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此图为疫情期间,成都街头的地摊夜市)

包括后来的浙江,也提出了合理设定流动摊贩营业场所的方式,鼓励灵活就业。

所以,地摊经济促就业和新零售促就业,其实同出一辙,都是在鼓励更多的人,例如宝妈、大学生、家庭主妇、白领灵活就业或有机会创造副业。甚至于,我们更可以说现在的“地摊”,也是“新地摊”。

一旦涉及到“新”这个字,我们自然也能想到互联网。所以,大喵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代理去摆地摊,品牌方能不能在“货源”之外,给到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例如限时卡位,给予部分代理“赊账进货”的特权,商品卖出的资金再用于还款和新一轮的采购。

或者反过来,我们把很多的摊贩变成我们的代理,再次从线下回到线上。

我们为这些“线下摊贩”提供使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他就可以在我们的系统商城免费下载海报、易拉宝、产品介绍说明视频,以及智能语音播报等素材,快速提升线下地摊的形象和推广能力,这是否可行?

就像我们最前面说的,把一个地摊当作一个品牌来经营。甚至于我们也可以将现成的小程序店铺提供给摊贩,帮助他们一键搭建线上商城,一键生成二维码转发给顾客好友,在朋友圈及社群实现二次爆光和留存,为线下摊店引流,提升复购率。

所以从这3方面考虑,新零售完全可以实现与“地摊经济”的双重嫁接。

且从利益考虑,现阶段的“地摊经济”肯定会得到更多利好政策,我们的新零售品牌方趁此机会,合理合法的实现利益最大化,不失为“后疫情时代”,一个趋利避害的好方法~毕竟跟着政策走,就是抓红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