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挤破头地想进入体制内,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
1
《乌合之众》这本书看了一百多页,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观点非常极端的书。
看书的过程中,我总觉得书中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比如由群体参与的大革命,一些全国上下迷信女巫的事件,这些不是在电视剧中的封建时代才会出现的事情吗?
即使变为以现代形式出现的“群体作怪”,我也从来没有成为其中的一员。作为一个很少发朋友圈的人,对微博上的事情更是不关心,即使会围观,但也从来不会评论、不会参与骂战、不会在网络上辱骂、贬低别人。
而我把这一切都归为受教育的结果,就是因为接受长时间的教育,让我拥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理智地理解一切事物的能力。我非常感谢我所受的教育,这也说明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并不都是刻板、毫无思想、毫无独立意识的人。
2
尽管社会上一直在批评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但是除此之外,谁还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呢?那些批评的人,还不是继续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里学习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是现阶段最适合我们国情的教育。当然,它肯定有它的不完美之处,这一点我比较同意书中作者的观点,他说“应试教育制度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心理学基础上,这种基础认为,智力是通过一心学好教科书来提高的,只要一个人的成绩足够好,那么他的智力就会获得稳步提高。”
这当然是错误的,这句话本身也是错误的。作者还指出,“应试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如果把这句话中的“唯一”稍微改正一下,那么我觉得这句话是正确的。
同时还指出,“制度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它使服从它的人强烈地厌恶自己的生活状态,极想逃之夭夭。”“工人不想再做工人,农民不想再当农民,而大多数中产阶级,除了吃国家职员这碗饭外,不想让他们的儿子从事任何别的职业。学习的唯一目的不是让人为生活做好准备,而是只打算让他们从事政府职业。”
不清楚作者怎么得出的结论,但是它却与我们现实中的情况一模一样——大学生毕业后不是积极地投入社会建设中,而是想要挤进体制内,做一只不思进取、不敢冒险的鸵鸟。
3
没毕业时,宿舍女孩就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在他们县城,很多人愿意花费20万买一个带编制教师的职位。很不可思议,想想20万的净钱多少年才能攒够。
许多体制内教师工作一辈子,在退休的时候也只是送给自己一辆15万以下的车,很少有买20万左右的车的,即使买,也是把车长期摆在家里落灰,一是不敢开,生怕用坏,二是不舍得油费。
很可悲,但是明知道当教师会是这样的结果,还要花那么多钱给儿女安排进去,那是不是更可悲?但是,他们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不是很清楚。也许只是说起来好听一点儿,就像给别人介绍的时候说“我儿子在什么什么局工作”一样,说起来比较好听。一切都是因为面子。
另一个原因是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方便别人给自己的儿女找对象。不可否认,在现在的婚恋市场上,体制内的人永远是香饽饽。也许只有像我这种深刻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的人才不会青睐所谓体制内的人。
当然,进入体制也不是意味着就是穷逼,毕竟还有“升官发财”这种梦可以做。这可能是父母想要儿女进入体制的其中一个原因了。如果说世界上绝对的事情很少,那么想要当官发财绝对是其中的一件。
即使没有当官,也没有发财,但是地位绝对是高于普通民众的。在他们自己眼中,在旁人眼中。因为国家管理人民的一切制度、一切条条框框、一切束缚和约束都是通过这些人施行的,所以他们是真正的管理者,而你我都只是被管理者。
4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进入体制内,毕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现在大学生最常见的一种状态是什么都不想干,也什么都不会干。
就像我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说会计是很好的专业啊,工资也可以啊,可是我那时候就是不想做会计。因为觉得小公司的会计没前途,一是不知道公司什么时候会倒闭,不保险,二是觉得账务不规范,小公司的账几乎都是假账。
高工资更别提了,那时候郑州平均的实习工资是1800每个月,转正之后也是2500左右,好一点儿的3000块,但是这可不是你单单做会计的工资,你可能是领导的秘书、司机、保洁员、喂鱼员等等。
或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去大公司呢?其实我一直认为在国内,规范的大公司很少,而郑州就更少了。即使有,我也没有自信可以进去,因为比我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
这就是我那时候的状态,完全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即使我学了在全国都最火的专业。
5
为什么大学四年,大家出来之后都不知道干什么呢?
我觉得书中解释得很好:“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所以“我们需要年轻人每天从工厂、矿山、法庭、书房、建筑工地和医院中获得大量的感官印象;他们亲眼看到各种工具、材料和操作;他得与顾客、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不管他们干得是好是坏,也不管他们是赚是赔。”
只有采用这种方式,“孩子们才能对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甚至味觉中得到的各种细节有些微的了解。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这些细节,默默地推敲,在心中逐渐成形,并且或迟或早会产生一些提示,让他们着手新的组合、简化、创意、改进或发明。”
上面的这些话,我很赞同。可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年轻人,却恰恰在最能出成果的年纪,被剥夺了所以这些宝贵的接触、所有这些不可缺少的学习因素。有七八年的时间,他们都被关在学校里,切断了一切亲身体验的机会。他们中间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为了考试而活着,最后被残酷地淘汰掉。”
而勉强入选的那些人在四年之后,又开始通过考试围攻各种政府部门的职位。“商人想找到一个人代替他处理殖民地生意的人都难上加难,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谋求最平庸的官差。”
这些说的不就是我们吗?不同的是,我们被关的时间更长一点儿而已。最后“我们成家立业,落入生活的俗套,而只要落入这种俗套,我们就会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职业中,工作也许还算本分,但仅此而已。这就是平庸的生活。”
这样的结果让人心痛,我也不愿意承认那么多人挤破头想进入体制内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但是我又实在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办法,而且我心中竟然还有点同意作者的观点,虽然觉得有那么一点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