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当年,意气风发的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作此诗加以讽刺。
另外,他还在诗作中将社稷比作大树,新法比作树根,树根仿佛蛟龙,借以讽刺新法的盘根错节和对社稷稳定的巨大风险。
于是,小人作怪,有人在皇帝耳边吹风,说皇帝是真龙天子,苏轼竟然以蛟龙讽刺皇上,于是,一大批官员闻风而动,将苏轼的诗作大肆批判,圈点出各种“欺君之罪”。
皇帝听闻大怒,不由分说,将苏轼打入牢狱,此所谓“乌台诗案”。多亏北宋自立朝以来有不杀文人的传统,苏轼这才幸免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千里迢迢远赴黄州。
黄州地处偏远,荒凉落后。从此,苏轼从响当当的朝廷大员,沦落为一个小吏,这其中的巨大落差,让苏轼内心郁闷,失望惆怅。
初到黄州,居无定所,苏轼心灰意冷之际,不得已央求于一家僧院方丈,在这里有了一间小房间。在这个小房间里,苏轼每天都在面壁思过,反思自己到底错在了什么地方,到底欠缺什么样的智慧,挫折来到面前,逃避不了。
苏轼心中有悔恨,内疚,不是因为自己弹劾王安石,而是自己牵连了太多的人,有弟弟苏辙,父亲苏洵,还有学生秦观等,他们都被贬官外地,境况很糟糕。那段时间,苏轼浑浑噩噩,衣服破破烂烂,胡子老长,面目“狰狞”。
不久之后,苏轼便盖起自己的茅屋,搬出了僧院。来到黄州的三个月,除了弟弟苏辙,亲朋好友无一人来信,苏轼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门前冷落鞍马稀”,人心冷暖,着实可怕。但他没有责怪任何人,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怕因为他的事受到牵连。内心挣扎了好久,苏轼决定继续生活下去,收拾衣冠,清洁了自己的卫生。
时隔不久,妻子王润之带着一家人来到黄州投奔苏轼,所谓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闲职,没有实权,没有薪水,一家人生活很是拮据。迫不得已,苏轼只好将王润之变卖嫁妆的钱分成若干吊,挂在屋檐下,每天取下一吊钱维持家用。
好友马正卿前来看望苏轼,见他们一家人生活拮据,心中多有不忍。他回去之后便委托黄州太守徐大受拨给苏轼一家荒地十余亩。苏轼和妻子王润之一番商量,倍感欣慰,家中人手充足,正可开垦田地,改善家境。
说干就干,从此,一代大文豪苏轼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这处荒地附近有一坡头,日头不错,一家人便搬到了这儿,筑起草堂,适逢冬季,雪落草堂,苏轼便取名“雪堂”,称自己为“东坡居士”。
为了舒缓内心,农忙之余,苏轼时常去集市走走转转,喝点价格低廉的浊酒,与走南闯北的人探听各种奇闻怪论,与文人各种作诗论酒,谈论书法,总之,他与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说在一起,有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完全图个自在快活。
一日,苏轼走在街上,不幸天公降雨,街上行人纷纷躲避,霎时空无无人,唯有小贩刘五还做着生意,苏轼为了避雨,便在摊位前找了个地儿坐下,和刘五攀谈起来。
哪知刘五是个寡言之人,带不起聊天劲儿,苏轼让他将个故事给自己听,不行讲个笑话也行啊,可是刘五讲不出来。没办法,苏轼索性自己讲了起来,刘五听得有滋有味,不多时刻,天空已经放晴,苏轼起身要走,刘五还沉浸在苏轼的故事里面。
原本,苏轼只为让自己忘却烦恼,没时间去忧伤,更不想在家人面前自暴自弃,所以跑到外边和别人畅谈,殊不知,时间一久,苏轼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冷淡的内心渐渐温暖了起来。苏轼心中有了一丝欣喜,这或许是来到黄州之后的最大收获吧。
田地里,苏轼是个种地的新手,经验自然不足。多亏苏轼与众人关系要好,一位老农给了苏轼种地上的指点,有了经验,苏轼进步很快,第二年秋季,田地给了苏轼一家人丰厚的回报。苏轼心里很是欣慰,在田里的付出,不仅解决了家里的生活用度,还让自己的身体也壮硕了不少,这或许又是一个收获吧!
往后的日子里,苏轼总是迫使自己静下心来,用尽心思为家人做出一道道美食。久而久之,苏轼发现,自己竟然逐渐走出了那个曾经束缚着自己的牢笼,
一日傍晚,苏轼与几位好友以浊酒做伴,谈笑风生,心中很是畅快,不知觉已到深夜。众人不忍散去,但见屋外月朗风清,几人便走出屋门,泛舟江上,领略美景。
船在江面,江在山间,众人或端坐,或斜卧在船上。头顶一轮硕大的明月,给天地披上一层轻纱,船在江中激起层层涟漪,泛着粼粼波光。
众人享受着朗月清风的惬意,正当沉醉其中,却有人感慨道,这山间明月,这朗月清风,真想拥入怀中,独自占有,却穷尽一生享受不够。只恨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
此时苏轼站在船头,他听见了,这几句话,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流露出几分生活的甘甜苦涩,几分理想的若即若离,都进了他的心坎儿。往昔多少回忆,涌上心头。
人的一生,风光与失落并存,有事前程似锦,有事寥落一方,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若拘泥于惆怅,朗月清风与你何干?不若放下过去的失落,享受当下的美好。是的,人生何处无知己,此心安处是吾乡。
午夜时分已过,小舟靠岸,同行皆已散去,苏轼来到家门口,大门半掩,屋内灯光已经熄灭。看来家人一直在等着自己回来,等不到就睡了。
苏轼微微一笑,没有进门,怕打扰家人,便转身回到江边,拂衣端坐,看江天明月,直至雄鸡破晓。
太守徐大受听闻苏轼彻夜未归,以为苏轼逃跑了,大惊。因为苏轼贬官黄州,作为太守的他,有监管责任。徐大受马上赶赴苏轼家里亲自探望,进门一看,苏轼正在床上呼呼大睡。
徐大受笑了,看来,此时的苏轼,与来时相比,可谓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啊!
苏轼带领一家人辛劳耕耘,家里光阴逐渐好转,也积蓄了一点银两。便计划着新购置几亩良田,买一切家里用具。
在去集市的路上,突然天降大雨,路上行人纷纷躲避雨水,唯独苏轼放声大笑,他卷起裤腿,戴上斗笠继续赶路,任凭雨滴打湿衣衫,全然不顾。不觉口中吟词一首。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公元1182年,苏轼在黄州的第四个年头,苏轼重游赤壁,感叹千古风流人物,写下那篇千古名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心中的雄心壮志,随遇而安和雄心壮志并不冲突,身处逆境之时,不应垂头丧气,而应心如止水,享受生活。身处顺境,则当实现心中抱负。
朝堂之上,王安石被罢相,司马光上台,此时的朝廷需要一大批能干之士,这让新皇帝想到了远在黄州的苏轼,便下令苏轼返京接受重用。
黄州五年,苏轼离开自己居住过的雪堂,东坡,与家人踏上了返京的路途。路过江宁,苏轼听闻被罢官之后的王安石也居住此地,便专程去拜会故友。王安石听闻苏轼要来,早早就在家中备好宴席等候。这段时间赋闲江宁,王安石总喜欢读一读苏轼的诗文,常常赞不绝口。
两位故人见面,苏轼赶忙抱拳而拜,王安石马上拉住了苏轼的手,说,你我二人,知之甚深,何来客气之说呢!来来来,你我痛饮一番。
苏轼心里明如镜,当年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酿成“乌台诗案”的惨祸,被打入牢狱,择日问斩。关键时刻,还是王安石不计前嫌,保自己一命。想到这儿,苏轼举起酒杯,与故友一饮而尽。
往后的一个月,二人游山玩水,畅谈大江东去浪淘尽,好不快活。
离开江宁,苏轼与家人返回京城,朝堂之上,他得到皇帝重用,官至三品大员,离宰相一步之遥。可是,此时的苏轼发现,司马光竟然全盘否定了王安石的政策,就连那些对老百姓好的政策也不例外。
当年,苏轼在黄州期间亲眼见到,虽然新法苛刻,但百姓还是从新法中获得了好处的,即使自己对王安石的新法有所抵触,但还是认为新法并非完全不可取。
自知无力扳倒司马光,也为了避免重蹈“乌台诗案”的覆辙,苏轼决定离开中央,到地方去,这样做,至少可以为老百姓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皇帝准了苏轼的上奏,任命苏轼为杭州太守,苏轼与家人一起,踏上了赴任杭州的路途。
【人间文品】品人间美文,赏人间美景,让我们一起携手经营着人生的春夏秋冬。
愿您带着轻盈的行李、丰盛的自己,用心感受着美好人间。
欢迎投稿!风无情五七携全体编委会人员向您问好并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