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
长安城东门外有一条官道,道旁绿树成荫,延伸至十里亭处,有一棵杏树,树上杏子熟了大半,像一个个橙色与青色小灯笼挂在树梢,可惜矮的地方都被摘了。
正午时分,树影落下一片阴凉,有一个身着鹅黄色衣裳的女子手持木杖,抬头费力地够树上的杏子,单脚跳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她歇下来擦了擦额上的汗,正准备继续,忽然听到有马蹄声向此处奔来,她干脆停下手中的动作,向远处望去。
随着蹄声渐近,热浪蒸腾的扬尘里,来人身影渐渐清晰,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勒马停在杏树面前,摇了摇水袋便下了马鞍。祝灵衣在心中打量着他,大约二十岁上下,身侧佩了一把剑,发丝上有些微尘,大约是赶路颇久,面上眉峰如聚,一双丹凤眼,瞥过来的目光有些冷冽,鼻挺唇薄,利索地把马系在旁边的柏树上,然后走到少女的面前。
“姑娘,请问长安城还有多远?”声音清朗。
“还有十里便到了。”祝灵衣有些瑟缩,不敢直视,目光落在他抱拳的手上,手背有些细微的伤口,骨节分明,手指修长。
“多谢。”他说完走出树荫,从地上捡了颗石子,左手微动,树上的杏子哗哗掉下来,男子身随影动,似乎只一刹那就停下来,手中接住了许多。
祝灵衣吃惊的看着他,小嘴微张,直到一颗杏子掉在她头顶。“嗳!”她忙伸手摸头,鼻眉微皱,见到男子望过来,又有些不好意思,面露红晕。
“吭。”男子见她原本一脸呆相,被砸了懊恼而后又害羞的神情像变脸一样,忍不住轻笑一下,又抬手轻点嘴唇以掩笑意。转身去了亭中坐下,吃了几颗杏子,靠着柱子闭目休息起来。
祝灵衣俯身捡了几颗,也一瘸一拐来到亭中,以为他睡着了,一边吃一边悄悄打量,不觉间停留在他脸上的时间越来越久,有一缕青丝落在额上,她忍不住想去帮他拂开,她看着自己的手抬起来,好像要伸出去。
“姑娘,杜某脸上可是有什么东西?”男子并不睁眼,缓缓开口。
她吓得一缩:“大…大侠。”
男子并不答话,只是睁开眼,目光微倾,似乎在等着她继续说。
“大侠可是要去长安?”她缓缓吸一口气,试探道。
男子坐起来,上下打量一下她,目光落在她的手杖与腿上。“你待如何?”她分明知道自己要去长安。
她抬起头,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黑眸中似乎盈盈闪着泪光,太亮了,在溽暑蒸人的夏日正午有些晃到他的眼,杜乾光想到曾经养过的小狗,似乎她已经摇着尾巴,吐着舌头在他身边转圈了。
等了半晌,大概理了一遍思绪,她开口道:“大侠,可否顺带我一程,我脚受伤了,今晚到不了长安就要流落荒山,大侠,我一个弱女子,万一遇到……。”声音里有些哽咽,眼泪无声滴在她的手上,她忙抬袖拭泪。
“那为何还要独自行路!你怎知我不是坏人。”他在心中腹议,并未出口。他不愿多事,不过,不行——两个字也终究没有出口。
“杜乾光,我不叫大侠。”他开口,打断了她的惊悚猜想。
“嗯,杜大侠,不,杜公子。”她破涕为笑,眉眼弯弯像初生的新月。
“我叫祝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