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

由电影里的生存想到的

2017-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项项

(Warning: 以下言论十分抽筋,可能纯属虚构,可能少儿不宜,如有雷同估计当事人也不好意思承认。)

American beauty,小人物的后宏观生活写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剧,但却有种倒不出来的憋屈和压抑,看完以后就觉着生活有时候就是个悲剧,再乐观美好的背后都有阴影,忽略它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为了保存仅有的光明而向躲在阴影中的撒旦妥协,这是大多数人生存的代价,只不过换取的不是灵魂而是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动力,压抑久了必然会有爆发,于是他们就成了构建这个社会秩序的牺牲品,原则不再是个人的东西,而演变成了与社会接轨的一种方式,一种软性标准。

想起村上春树说的话“人一旦被卷入体制主义,就会失去灵魂柔软的部分,放弃以自身力量感受和思考的努力,而盲目听从于原理原则。因为这样活得轻松,不会困惑,也不会受损。他们把灵魂交给了体制。”在他看来,社会有点像个扼杀自由的“封闭组织”,个人很容易在这一封闭体制中“作为无名消耗品被和平的悄然抹杀。”高墙还是体制的别名,当面对现实问题时,在高墙和鸡蛋之间站在哪一边?最为触目惊心的场景,无疑是所有人都站在高墙一边,最后所有人都论为破碎的鸡蛋……

扯远了,当然这么想是不太理智的,我们还是要自欺欺人的活下去,其实人的本性和社会群体性有时候就是相背的,去他的理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