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舞动D315 【千字文075】女性以【学习成就幸福】☘️✨

2024-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水沐由之

舞动静心打卡D7/R45(每轮7天·第45轮第7天/总第315天),于春节长假中,欢庆多一轮打卡收官✅。

1950年代的美国,身为女性,最好的归宿依然是婚姻,嫁给中产阶级男士,成为“郊区别墅主妇”。如此,有丈夫有孩子,日日家务三餐。妥妥一位外表光鲜,骨子里却依然需要传统贤良、为家付出的家庭主妇。

这样的【郊区别墅主妇】,依然没有合法的权利,哪怕是在自己的家中闲适地阅读一本小说,也是不符合身份的一种不轨,背离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应有的身份状态,以及其社会角色所赋予的伦理状态。

这样的生命状态,相比于中国受教育程度不高、早早婚配的农村妇女群体,她们的情况似乎更糟:被动、没的选、被交易,被家暴,高自S率……

研究显示,在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农村,男性的自S率高于女性。但在中国,却是一个重要例外,中国女性自S率较高,尤其是中国农村的年轻女性。尽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农村女性的自S率已急剧下降,但Y疫情结束后,中国的自S率再次恢复上涨。

其中,虐妻家暴,仍然是女性自S和自S未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大多数亚洲社会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家暴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宽恕。独特的文化因素也可能导致配偶虐待。例如在中国,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已婚女性背负着巨大的隐性或显性压力,必须生下能够传宗接代的男孩,一旦不行,尤其在中国农村,女性常会遭到虐待、骚扰或离婚。

纵观古今、中西文化的背景下,似乎只要身为女性,无论地域哪里,都仿佛困囿于生命的囚笼之中,或是处于被限制绑缚的状态下,免谈自由。

于性别的不平等之下,在如此阴郁困顿的社会环境之中,作为女性,幸福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以【学习】作为开端,寻求【经济独立】,以外于此之外,是作为女性的自我身份定位,自尊、自强、自立,即【人格上的独立】,同为根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上述来自中学课本中的考点,既是箴言,也是关于现实的写照,还是两性关系中用于平衡的重要砝码。一个人在经济上自立的能力,或者说女性在经济上的主导权,往往是其拥有话语权的底气。

其次,婚姻与家庭常常是女性安全感、归属感的重要来源,甚至是她们价值感的依托。

过去在以家庭为核心身份的前提下,所有顾家的劳作,是一份限制,同时也是一份态度,尽力的过程。一旦女性不遵此道,花开旁枝,无论是不婚,还是独居,都易成为被外人指指点点的由头,哪怕只是从指责她们未尽心家中、未为家人付出劳作开始,似乎没有婚姻没有家庭,就是作为女性不能幸福的源头。

以上,一旦我们完全被【婚姻与家庭】这类似的概念带走了,或是被限制住了,那么,这些限制性信念,反而可能阻碍了我们因为个体独特性而去追寻独有幸福的可能性。

婚姻是两个彼此有爱、相互需要、心智成熟的、幸福的成年人1+1>2式的协作过程。

如果在心智上,一个始终无法长大,或者带着在原生家庭未被满足的遗憾的人,进入婚姻,那么配偶不过他们心中的投射,而非对方真实的、本来的样子。

比如,妈宝系的所谓成年人,无论男女,其本质都是自定义为孩子无需长大的【高龄孩童】,或者被称为【症状获益】的获利者。

人的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本质,让人们更容易以最小能耗博取最大价值,这其中包括长期停滞在自己的熟悉感中、舒适圈里,包括从未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了解可借由认知提升反过来指导改变现状的可能性。

有研究表明,社会平等更能保护妇女免于自S,尤其是年轻的女性。一项针对33个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发现,在社会结构强调【社会平等】的国家,女性自S率较低。

社会平等是大环境,大环境下的精微环境,精微外界环境下的内在环境。

【境由心造】是作为女性自我觉醒、去向幸福的必由之路,而【终身学习】是我们不断自我迭代、升级幸福策略的重要选项。

我是水沐,女性作为几乎半壁江山般的性别存在,幸福是个由【己】出发的过程。

如果这世界不曾好好爱我,至少我们还有成年了的我们【好好爱自己】。

借由【学习】去了解这世界真实的样子,懂自己、爱自己,用幸福去吸引更多的幸福。

比如,回到本文开篇的场景,即使是【郊区别墅主妇】,如果作为更灵活、更自由的女性,好好爱自己的方式,或者就可以专业去租用一个旅馆房间,在旅馆房间当中躺下来,心无旁骛地去安静阅读,或者大声朗诵小说中的章节……

只为点滴的【配得感】,我确信、我值得葆有我内在世界的空间与自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