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输出1015

2020-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小二的读书笔记

页数:200-232

输出者:玛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抄:因为你太关注对话内容本身,以至于对其他情况都视而不见。比如,其他人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他们的语气语调等。

感想:在对话里审视自己,能够有一个暂停的时刻去找回最原始的沟通目的。同时也要学会在观察对话内容的时候观察对话的气氛,当气氛不对的时候,就能及时应对,把对话拉回正轨。

我就是一个容易深陷对话内容的人,根本没有精力去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这里有三个细节需要注意:对话陷入危机的时刻;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沉默或者暴力倾向);你应对压力的方式。

学会识别关键对话

当对话从正常讨论变成激烈的争执,就要开始留意了。比如说自己出现了情绪上的激动,对话分贝的提高,还有一些质问式的标志性语言,都是标志关键对话的信号。当出现这些的时候,就要让自己后退,放慢节奏,让大脑回归理性思考。和之前看过的“卫生间冷静法”有点相似,特别在亲子沟通的时候,可以暂时的退出“战场”,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时刻。

学会关注安全问题的信号

健康模式下,双方都可以自由的交换观点,一旦开始强迫对方接受观点,或者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要关注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安全感。

阻止交流的最大元凶就是恐惧感,回忆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担心他会拒绝接受我的看法,往往我就会很强势。而孩子担心自己的真实想法受到伤害,也会犹豫,隐瞒。

所有的反应都来自于恐惧,问题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是对话的方式和气氛。这里书里的观点是:当对方在对话过程里充分考虑了我的利益,我也会对对方的观点表示尊重,我觉得接受这些信息是安全的,哪怕我不喜欢,还是会积极反应,而不是自我防御。

我觉得这一点在亲子沟通里特别实用,比如和孩子讨论要先做作业还是先玩耍,如果我在沟通的时候充分的把两种情况的利弊分析给孩子,然后对孩子的想法表示理解,因为他总会担心先做作业就没有玩耍的时间。这个过程还要特别留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如果孩子失去了安全感,善意的话也会变成威胁。

小结:最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在对话里学会了暂停,每次和孩子沟通遇到分歧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想,我刚刚说过的话或者即将要说的话,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还是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他。

当孩子说话的声音变大,眼睛红红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失去了安全感,这个时候也会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对话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