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木上老师讲课之后的心得体会
哇塞,今天晚上太幸福了,“木上”我们群里经常是文章能进伯乐推文榜一榜二的大佬级写作的老师!名字也很高大上,文章写的也特别好,今天讲课说的他自己写的那篇关于电竞少年的文章,还有电竞少年枉死的妈妈,整个故事我还是历历在目的,感受很深,我觉得可以拍成电视剧,这个故事真的很励志很感人!写的特别好,我都想成为故事里的电竞主人公的那个青梅竹马了。
今天还是一样,上班,就偶尔听一句半句,都是转成文字看的理解的,木上老师的声音是铿锵有力的,青春活力的,而且讲的内容真的特别的干货,就像老师说的有时候努力不一定是真努力,有时候的努力能有好的结果,有时候的努力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我感觉老师今天讲的这么纯的干货,估计有的友友能听懂,有的是听不懂的。包括我自己,我感觉我以前看老师的文章,想学习老师的写法,感觉自己会了,但其实没会,没弄明白要领是悟不透的,也学不会的,得需要深深地研究。
老师强调最多的就是你自己的感受,这个感受很重要,按照你自己真实的感受去意想,去思考大纲构建框架!老师说框架很重要,最后在编故事。
老师还告诉了怎样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比如读书,就是不能一下就去读那种很有哲理很难懂的,或者你不感兴趣的不知道的方面的书,要先读让你感兴趣的书,先从自己能看懂的书看,锻炼自己的思维,大脑,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想像能力。能力够了再去读那些书,才能够读懂,才能够有灵感。
老师反复强调了好多遍,写文章不能直接就去写故事情节,一定要先想自己通过啥灵感想到了啥,看见了啥然后想去写啥?一个人自己真实的感受很重要,一件事,一个物体,每个人的领悟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自己的感受就是这篇文章的灵魂。围绕着这个灵魂想框架,再编故事,再加上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让故事更加感染人,更生动!
老师还讲了倒序和插叙的好处,还有注意事项,告诉我们倒序和插叙虽然非常好,但是要是运用不得当,也会导致文章有点乱,
艾玛困得不行了,好几次都要睡着了,我得坚持写完,提交作业,加油✊
老师讲的真的特别好,简书太有爱了,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以后这里也是我的精神食粮了。
老师还讲了,“隐喻”这个我挺喜欢,也挺让我兴奋,感觉得到了一个珍宝。而且感动的快要落泪了。
老师讲隐喻还讲了一个他上学时老师给他讲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太感人了,老师没说后序的时候,我就有那种代入感了,我就想那个花变成了人,最后陪伴老爷爷到人生的最后时刻。这是我想的!
而故事另外衬托出来的意境,意思,是把花比作了老爷爷的女儿,联想到了花就是老爷爷的女儿,一直受老爷爷的宠爱,后来有一位有缘的男子把花带走了,就好像是老爷爷把自己心爱的女儿给了她可以托付终生的男人。
真的是太感人了,这样就很有代入感,我都有点冲动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了。老师分享的特别好,之前知道木上老师的文章总是拿榜一,榜二,就去看他的文章了,自己也思考了一下老师是咋写的,自己想学着写,也想写出好文,可一直没有写呢,速度有点慢。今天听了老师的课,又进一步了解了该怎样写文,更具体了,更全面了,还知道了隐喻的写法,以前懵懂的大概知道这个写法,但不知道具体叫啥写法,以后我也想尝试写这种感觉的,我特别喜欢这样的,不明说出来,然后很有感情那种,很有代入感那种,特别特别喜欢!
昨晚想把这个复盘作业写完,坚持到十一点二十多,中间有一会都困的眯着了,坚持了一会不行,都难受了,就赶紧睡了,今早都收拾完了,吃完早饭了,想接着写完吧!
昨天是下班边走道回家边把老师课看完的,因为我是转成文字看的,我都不自觉的带感情的读了出来!很有感染力,感觉好像自己在讲课,而不是在听课!这样还加深了记忆,理解更深刻了,但要想达到老师那种炉火纯青的写作手法,还需要时间的积累,知识的沉淀,长年累月的努力坚持,才能做到老师那么优秀!
总之昨天心里暖暖的,很感动,被柳柳感动到了,被木上老师的全情讲解感动到了,一群不认识的人,抱团取暖,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带着大家一起进步,这种情感太难得了,感恩相遇,感恩相识,感动到快流泪的感觉,爱你们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