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XAGRAM: 研究与创作国际关系网
艺术研究与创作(research-creation)*是一个自上世紀90年代在加拿大、英国、澳洲等高等教育中,与社会与人文科学挂钩的跨科目、跨领域的流行整合模式。与其内涵接近的“实务导向研究”(practice-led research)是千禧年后,欧美高等教育里艺术与设计的重要趋势,但作为方法论,我是来到加拿大才有机会系统地接触与学习它,因之沾染了浓厚的北美科技与文化色彩,是一个兼具本土气息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模式。
成立于2001年的HEXAGRAM便是基于此方法论建构的非盈利学术平台,也是一个致力于数字艺术、设计、科技与数码文化的研究/创作国际关系网。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UQAM)与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为缔结此关系网的两所主要机构,也有来自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工程技术学院、魁北克大学Chicoutimi分校和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虽是一个校际研究机构,却非常活跃于数字文化的实践与传播,在魁北克本省乃至整个加拿大,欧洲、美洲、亚洲和澳洲等世界其他地方,HEXAGRAM都广泛地和各地企业及艺术、文化、工业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项目。
*研究/创作(Research-creation):一个联合了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新型研究方法,该方法论试图通过艺术表达、学术调查研究及实验来拓展知识与创新,过程立足于研究活动与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即艺术形式)生产极具当代意义的作品。研究/创作方法论并不是单纯的对艺术家作品进行的阐释与分析,或是传统检验科技研发成果的艺术性展示,亦或关注点在课程创新的作品制作。(释意来源:加拿大社会科学及人文研究委员会SSHRC)
“触觉”,Jean Dubois 作品,20002008年的时候,HEXAGRAM曾因研究经费的不足,分化成了两个不同的机构:魁北克数码革新集团(CINQ),及大学性质的研究平台: Hexagram-Concordia与Hexagram-UQAM。继而,魁北克研究基金会FRQSC接管了资金的提供,建议并促成了研究平台与偏向教学应用的蒙特利尔校际数字艺术研究中心(CIAM)的联袂。今天,囊括了教学、研究、应用和推广的该机构,被简洁地以HEXAGRAM命名之。
Bill Vorn 的人机互动剧场 “inferno”,2015英文中的HEXAGRAM是“六芒星形”的意思,不由让人联想到大卫之盾, nara-narayana,印度古代密教的女阴崇拜,查克拉里的心轮或菩提心,六十四卦中的爻,阴阳,东方与西方,两股互为倒映之力量的合一,等等。仅向学者和研究阶段的学生开放的高质量与丰富多样的基础设施、技术支持和研究课题,让HEXAGRAM在研究/创作的领域里成为独当一面的机构。它的两个主要目标是:1)传播由成员共同研究的作品,以便更好地推广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研究/创作的概念、工具、手段、实践、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 (2)在国际间磨合、交流和输出研究/创作方面的知识与实践。
“(NO)WHERE (NOW)HERE”,服装设计师Gao Ying (高颖)的互动服装实际上,若要追溯研究/创作的历史,会发现这个所谓的新型领域,不妨说是一个过去十年里被“重新认同”的学术性实践。谁要是不曾忘记本雅明别出心裁地以寓言和论纲结构写就的缠绕了大量斑驳意象的《历史哲学论纲》,或麦克卢汉在《逆风》试验性地巧用印刷工艺,还是唐纳哈拉维的论文体宣言,罗兰巴特排除任何偶然性逻辑关系的“字母表实验”——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的《恋人絮语》……便会承认,上个世纪的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用新型写作的方式去挑战逻辑演绎推理、质疑论证或陈述的传统分析教义,早已颇具历史了。如今,当这样一种新型研究方式被制度化与学术化后,怎样在保持创新性的前提下又留有传统学术范式的基调,即由研究问题,文献检索,方法论等带出的一系列学科研究规范,是研究/创作领域中热议的话题。作为一种追问的方式,研究/创作试图向当下的新媒体中的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中的套路挑战。
呼吸的意义,艺术家JEAN DUBOIS 与 CHLOÉ LEFEBVRE作品,2008-20102014~2020年,HEXAGRAM的研究方向分为三大主轴:1)感觉,化身与运动;2)物质化;3)无处不在。这三个主轴体现了近十年来,数字艺术、设计和技术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上的变迁,同时结合了HEXAGRAM的学者、艺术家和设计师于社会学、艺术史、人类学、游戏研究、哲学、媒体与传播学研究领域中的探索和课题方向。
艺术家Skawennati基于第二人生(second life)环境创作的作品"face-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