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名片
城市的文化名片是什么?相信每个城市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有的历史悠久,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为出发点;有的就某一强项发扬光大,比如书法名城、酒文化城市等等,我所在地区葡萄栽培历史悠久,从葡萄种植方式到口味都独具特色,所以各种葡萄节应运而生,努力打造葡萄文化之乡;有的城市走现代化路线,向现代都市方向发展;有的城市风光秀美,发展旅游业;还有的城市打造教育先进城市,绿化创意,借体育赛事、各种会议、名人效应等做文章,比如山东曲阜……可以说各具特色,不胜枚举。
可是如果把所有城市统一起来,就拿一个文化名片来排名的话,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如果拿城市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来说,像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要是以历史文化的深厚来讲,那些新兴城市又太吃亏。建筑、街道、旅游资源,包括固有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名人,都可以归为硬实力,每个城市资源不同,发展方向不同,经济基础不同,肯定会有差别。其实在我个人看来,一个城市发展是一方面,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又是一方面,两方面看似是平行线,其实相辅相成,交错前进。那么文化内涵最重要的体现在哪里呢?
不管一座城市怎么发展,都离不开人。城市是人的城市,文化也是人的文化,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内涵,关键还在于人。纵观城市发展,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大多集聚了工农商学文等等各色人物,而且这些人基本引领了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风尚。比如唐代的长安,宋代的开封和杭州,明清的北京等等。都城在其中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是也不是除了首都其他城市就没有机会了。像古代的洛阳、扬州、苏州、成都等等都极具代表性。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工商业发达,经济领先只是一方面,从古至今,作为文化中心一般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点:文学艺术发达,同时期好的文学艺术作品多出自这里,文艺大家多,并且能成为引领文艺风尚的代表;各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断更新和发展,比如佛教文化发达会出现许多寺庙和塔建筑,音乐发达会出现不少音乐教坊……整体民众的素质和修养会逐渐提高,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回到现在,其实和古代城市是一样的,不外乎这几个方面。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要想形成自己的城市名片,需要在人文上下功夫,综合起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在硬件设施完善基础上,以宣传和引导带动群众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我所在城市通过创城,最大的亮点是建了五个图书馆,图书馆环境优雅,书籍众多。然而遗憾的是,除了公园里的那个门庭若市(因为很多人都是逛完公园进来参观一下就走)外,其他的门可罗雀,来看书借书的基本上就是一头一尾:学生和退休老人。中青年读者其实不是不想,是实在没有闲暇时间来“消耗”半天的时间,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一切都剥夺了他们享受阅读的权利。
我想,真正有底蕴的城市,必定是忙碌而不紧张的;是宽松又不懈怠的。城市的人们除了工作,还有家庭,还有悠闲的度假,有丰富的业余生活。和古代城市一样,在打造城市名片过程中,生活工作压力也相应要改善,使教育、体育、文学艺术等等协同发展。
一座城市的名片,是人的名片,当我们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外在的建筑街道等可以给我们感官上的享受,但是,如果人的素质很差,再好的设施也只是个摆设,好的城市能吸引更多的人们走进它,而人文环境差的城市,只能使人们远离。
城市文化,是人的文化,城市文明,是人的文明。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应该也是城市中所有人共同打造的,是体现在人的修养和道德文明上,体现在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追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