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决定往往无关智商
2019-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柠檬的笔记
我们衡量一个人能否做出聪明的决定,首先会想到智商,但真的是这样吗?
天猫“双11购物节”刚过,想必有许多人当时会为了满减优惠买回一些不是那么需要的物品。我们的这种行为为什么总是在不自觉的发生呢?你肯定会说,是因为太划算让你控制不住你自己,其实是你因为缺乏理性思维,才会买回了便宜但不需要的物品。
在《人生模式》这本书中提出,理性思维才是一个人能否做出聪明决定的重要因素。
传统中我们对于聪明的定义是一般指智商层面,比如一个人的反应速度、记忆力、理解力等。我们也热衷做提高智力层面的努力,比如学习如何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
但是,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发现仅通过智商层面定义是不完全的,他提出了“认知的三重心智模型”,分别是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反省心智。自主心智是指通过进化习得的,比如看见蛇会害怕,算法心智就是智商层面的记忆逻辑推理等能力,反省心智就是指理性思维,能帮助做出执行决策与判断。他提出如果只是提高传统的智力而不具备理性思维的话,并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反而犯错得概率还会增加,造成更大得危害,显得更加愚蠢,比如: 精通文字的著名诗人庞德,在"二战"期间专注于通过意大利广播为法西斯宣传,又如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海德格尔却常常为纳粹辩护,高呼希特勒万岁。
所以,仅仅是智商层面,无法让我们做出聪明的决定,当我们在决策与判断的时候更要关注理性。在书中作者告诉大家,能促进人类理性的知识可归为五大类,分别是:概率推理、决策科学知识、科学推理知识、逻辑一致性与有效性的规则、经济思维。
为了你每一次的聪明决定,努力精进你的理性思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