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9读书笔记
阅读1小时,总计1340小时,第1285日
阅读《中国政治思想史》第5章
义与利的矛盾并不是“义”与“利”两者之间的绝对排斥,而是把何者放在第一位,以何者为指导的问题。如果以“利”为指导,人们都去计较利,政治和人伦关系就会混乱而不可收拾。
孟子认为得民之道关键在于给人民以物质利益,给人民以生活保障。
你对现实不满意吗?可以,在你头上有一个理想国;你向往那个理想国吗?那你首先必须对现实的基本关系给予肯定。正因为孟子的理论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才被统治者看中,孟子的理论虽然缺乏改革精神,但却充满了温情的自我改良气息。
荀子的主体思想属于儒家,同时又批判地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看起来有点杂,但杂而不乱,反而显得浑厚、充实、容量大。
荀子的思想对汉儒有很大的影响。唐宋以后理学兴起,荀子遭到厄运,很多人批评他杂而不纯,有的主张把他革出孔教之门。还有的认为他号儒而实法,应划入法家行列。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认识基础之上的。如何认识人,如何对待人,是荀子政治思想的起点、过程和归宿点。
荀子关于人与动物区别的看法是相当深刻的,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科学的价值。荀子不赞成庄子把人视为与万物相并的一种自然。在荀子看来,人在自然中居于最高地位,是万物的主人。
荀子宣布人性恶,似乎把人都视为坏蛋。其实不然,柳暗花明又一村,诸种改造之术又把人引向光明之路。人们不是都称赞禹舜吗?荀子告诉人们,努力改造吧,禹舜就在前头。
孟子认为保持和发扬善的本性,就可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荀子认为努力改造自己的恶性,也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途殊而同归。两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孟子引导人向内作功夫,修心养性;荀子则强调自我改造与社会改造。
礼要满足人的起码的物质生活要求。在当时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他认为一切人都应该有生存的权利和起码的生活保障。
把道义看得比富贵更神圣,在理论上很有价值,它使人变得更富有理性。
荀子不是用维护一个君主的地位来维护他所肯定的制度,因为他看到了君主的个性与他所维护的制度之间有较大的差距,甚至相背离。荀子改变了办法,用维护制度的一般规定性来维护他需要的制度。看起来没有突出君主,其实由于加强了等级制度,反而使君主的地位更加巩固。这是荀子高明的地方,也是一个阶级的统治理论成熟的表现。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不能盲从君主,否则会给整个统治阶级或集团带来不利。于是君主问题成为政治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这种研究早在春秋已开始,到了战国蔚然成风。君主本身成为认识对象,是思想的一大解放。过去君主与神同体,不能作为认识对象,只能作为崇拜对象。
据荀子称,君舟民水是孔子提出的。不过在荀子之前未见著录。君舟民水论极为深刻,一方面它指出了民是君主赖以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承认了民的力量能够推翻君主。
荀子比其他儒家认识深刻之处在于,他更深刻地认识到经济问题是政治的基础,又是政治好坏的标志。
人性恶和人性改造是荀子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外来的改造与自我修身是进行改造的两条途径,缺一不可,不过外来的改造占主要地位。外来改造的武器是礼,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政治制度。礼这个东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由圣人、君子制造出来的,并肩负在圣人、君子身上。
《易传》用哲学抽象寻求自然与人事的统一性,在认识方向上有它的意义,不过在粗糙的人为的结构中表现的统一性多半是一些混话。这些混话之所以能使一些人相信,主要是因为问题本身在当时比较深奥;另一方面,哲学的抽象也帮了不少忙。
君主养育万民,养育则要合天地之道。《象传》说:“天地交,‘泰’。后(君主)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国君观“泰”卦,裁天地之规律,辅助天地之所宜,支配万民从事生产和生活。《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顺动”即顺从自然社会规律之意。
所有的礼都有等级规定,各种不同等级在都城、宫室、车旗、衣服、器用、坐位、用乐、揖让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礼不仅是习俗,而且是行政规定,两者合二为一。把礼俗行政化,表明专制制度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在先秦典籍中,《周礼》是论述国家政治体制最完备、最系统的一部著作。书中虽然使用了许多古老的语言,但它的精神与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是完全吻合的。全书尽管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书的主旨是一贯的,这就是全面突出超经济强制,宣扬王权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