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触发的教育行动

2023-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若兰老师在学习

阅读小朋友日记,是我最喜欢批改的作业。

这天,读到了小梦的一句话日记:

      刘老师给我的面包被小宇拿走了,而且他自己都还有两个面包。真是让人不开心。

当即了解情况,原来是小宇找她要面包,她不想给,对方锲而不舍一直要,小梦只好不情愿地给出了面包,把自己的不开心写进了日记。

小宇自己有面包为什么还要找别人要?小梦是怎么拒绝的?拒绝为什么无效?小梦为什么没有坚持拒绝......日记虽然只有一句话,传达的信息引发的猜想却不少。对于小朋友来说,往往“小事不小”。略作思考,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行动。

01

针对当事人展开行动

首先,针对当事人展开行动。

找来双方,告诉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先告诉小宇,可以用商量的语气跟对方表达想法,如果对方变现出不乐意,应及时停止索要。然后告诉小梦,当自己的东西不想给别人时,要明确地表示拒绝。

接着,指导两个小朋友还原现场,重新演练两三遍:

小宇:小梦,可以把你的面包送给我吗?

小梦:不行啊,我要自己留着吃。 

小宇:给我嘛给我嘛,好不好?

小梦:你自己有两个面包了呀!

小宇:我还想要一个。

小梦:对不起,我要留着肚子饿了吃呢。

小宇:好吧。

第一遍,在我的帮助下表达请求和拒绝。第二遍,独立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演练完后,小梦原谅了小宇,两个小朋友一脸轻松。

02

针对家长展开行动

之后,针对家长展开了行动。

我联系了小梦家长,了解到作为家里的姐姐,爸爸确实经常告诉她要让着弟弟,长此以往,小梦就失去了敢于说“不”的勇气了,甚至觉得即便自己说了“不”也没有用。

沟通中,我想起了小梦之前写过的一则日记:

      我很难过,因为妈妈和奶奶总是喜欢忘记我,然后表扬弟弟是最乖的小朋友。我真的很难过。

这则日记也证明了小梦家里确实存在这种忽视孩子需求的现象。也许家长并不是故意的,也并没有留意到,但孩子就是这样一种敏感的生命。

通过深度沟通,小梦妈妈意识到了家长不要图省事,一味用“大的应该让小的”来“绑架”孩子,压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自我表达。

很巧,第二周,另一个女孩小妤写了一则“果断说不”的日记:

      中午,熊唯妙说:“把桔子给我,明天我把酸奶给你。”我想,要是熊唯妙明天忘了怎么办?所以我选择“不”。

透过日记,小妤的自信、果断跃然纸上。我把日记发给小梦妈妈看,两相对比,小梦妈妈进一步反思到了自己家庭在育儿中的偏差。

03

针对全班展开行动

最后,针对全班展开行动。

借由这两则日记,我在班上开了一节以“学习拒绝”为主题的微班会,认识什么是“拒绝”,什么情况下应该拒绝,学习怎么拒绝。

这就是几则日记带来的教育契机。

班主任工作是以儿童为对象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儿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不了解儿童在想什么做什么,就很难走进儿童的心里,教育也就如同隔靴搔痒。

怎么才能走进儿童的世界呢?日记,是一个好的入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