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看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上)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对联,下联描写的是越王勾践,上联描写的就是我们的楚霸王——项羽。这次,我们要讲的就是楚霸王项羽一战成名的故事——巨鹿之战。
会稽起义——楚霸王小试牛刀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之前被秦始皇统一的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开始了复国灭秦运动,其中,楚国就在项梁的支持下,立了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
项梁,项羽的叔父。项家在楚地是出名的世代将门,项家在楚国是如何一步步取得实权的呢?
会稽起义。“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籍”就是项羽,字:羽,名:籍。)叔侄俩紧密配合取得成功,此后,项梁为会稽郡守,项羽为副将,得了八千人,从此公开反秦。
我们在会稽起义就看得出项羽是个既有勇气、又有胆量的人。
公元前208年,定陶,秦军在大将章邯的带领下,夜袭楚营,大败楚军,项梁战死(夜袭,是秦将章邯的常用方法)。
项梁死了,项羽还在,本来章邯与项羽之间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这次结下了家仇,梁子大了。但是章邯并没有这样想,在章邯眼里,这就是消灭叛军,当然,他更想不到,有个厉害的角色在等着他,让他从此退出秦朝军事舞台。
章大将觉得把楚国的悍将项梁死了,楚国不足为患了,接下来,该去平赵国叛变了。于是,章邯会和前来支援的王离(王离,秦将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大败。赵王赵歇、大将陈馀、相国张耳都逃进了离他们最近的巨鹿城。(巨鹿,今天河北邢台市附近。)
说点别的。这里的“赵歇”是赵国的王,《芈月传》里有个人叫“黄歇”,楚国人,芈月在楚国时,俩人算是小儿女情长。芈月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的母亲,而这里的赵歇和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属于同一个时代。虽然都是“歇”,完全两个人。秦末汉初这个时期还有不少姓不同、名字相同的,比如:郦食其和审食其,英布(黥布)和季布。这些名字现在听起来有点奇怪,但在当时可能就像我们今天的“子涵”“子轩”一样普及吧。
再说陈馀和张耳,这两位是“刎颈之交”,生死哥们,张耳年长,性格沉稳,陈馀年轻,性格急躁。陈馀在楚汉战争前期就死了,而张耳一直活到楚汉战争结束。他有个儿子叫“张敖”,这个儿子娶了刘邦和吕后的嫡长女鲁元公主,也就是说,张耳后来和汉高祖刘邦是儿女亲家。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管这些,先看看眼前。
张耳虽然以后是皇亲国戚,可现在岌岌可危。
秦将章邯让王离和涉间(秦朝的另一位勇将)包围了巨鹿城,自己的军队驻扎在巨鹿南边(棘原),筑起两边有墙的甬道运送粮草。
赵国的陈馀驻扎在巨鹿城北边。
我在想这个两边筑墙的“甬道”得有多宽、多长,想来宽度至少应该能足够两辆马车“会马(车)”,长度至少能避开对方敌人的直接打击范围。这样算来,这应该也是一项不小的军事工程,不过,对建筑业发达的秦朝来说,这就是小酱碟,不信看看万里长城、兵马俑、驰道、始皇陵就知道这点小工程根本不算什么。
怒杀宋义——攘外先安内
秦朝的强大阵势和稳固后勤让在城中的赵王歇看在眼里。随着城里的粮草越来越少,大家都沉不住气了,赵王歇打发人去向楚怀王和其他几个诸侯国求救,张耳派张黡[zhāng yǎn]、陈泽去向驻守在城北的陈馀求救。
“陈将军,你和张相国不是刎颈之交吗,这会儿不能见死不救啊!”“现在我一支部队去和秦军硬碰硬不是白死吗?不去!你们愿意去你们去,我可以给你5千人,成全你们!”张黡、陈泽去了,全军覆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然没有正确判断战局,不应做无谓的牺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才是刎颈之交。
齐、燕等好几个诸侯国也到了巨鹿附近,看到五千赵兵很快就覆灭了,吓得也不敢动了,秦军多厉害他们是知道的,一直知道。更何况,被围的是赵国,怎么说也不是自己被围,还是保存自己的实力为好。从秦始皇那会儿他们就合纵来、合纵去,但并没有真正的拧在一起,现在还是这样。
当炮灰不行,坐视不管也不行,楚怀王熊心派出两只队伍对抗秦军,一路由卿子冠军宋义(宋义的尊号,冠于诸军之上的将军,这尊号真不错)为主将,鲁公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范增,最早发现刘邦有帝王之心的就是这位,而且鸿门宴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的也是这位,是位明白人),这一路去巨鹿解巨鹿之围。另外一路由刘邦为主帅,进攻汉中。
除了安排两路楚军出征之外,这次,楚怀王还画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饼——谁先攻下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有目标、有动力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格外高。
刘邦是他们队伍中的一把手,啥事他说了算,不闹心。而项羽是他们队伍中的二把手,关键是他们的一把手宋义还是个心里有小九九的人,他和其他诸侯一样,盼着秦军和赵国打,等他们打得差不多,坐收渔翁之利。
要说宋义也没什么错,他虽然不善战,但是属于有智谋的类型,当初项羽的叔父项梁就是没听宋义的劝告才战死的。但是现在不同了,他的工作搭档是项羽,项羽有两个重大目标亟待完成,一个关中王,一个为叔父报仇。他迫不及待地去找宋义要求过河开战,宋义不但没同意,还下了个看似针对全体成员,实则针对项羽个人的红头文件——“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项羽:姓宋的,你给老子等着!
当年润九月(农历),按照时间算已经是北方的十月、十一月了,放到现在这个时候一般都开始供暖了。天气寒冷,又下起了雨,楚军们粮草供应不上,苦不堪言。
不顾及士兵的宋义,这个时候又很不识时务地亲自送儿子(宋襄)去齐国当宰相,到了无盐县(今天山东东平),为了协助儿子在新地方开展工作、打开局面,宋义大摆筵席(是好父亲,不是好领导)。
你说这个宋义,领导让你外出公干是让你出去工作的,不是让你吃喝去的,更不是让你借着公干办私事的。作为军人,你应该和你的队伍在一起;作为部下,你应该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项羽看到了机会。本来士兵们就很不满,项羽又浇上了一桶油。
宋义在等待“渔翁之利”第47天的早上,项羽闯入,手起刀落……对不起,昨天的晚饭,是你最后的晚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从”。
我们已经两次见识到项羽的干脆利落了,上次是会稽起义杀郡守,这次是巨鹿战前杀宋义。霸气侧漏!
项羽又派人去杀了宋义的儿子宋襄,并向楚怀王熊心汇报了工作。已经这样了,楚怀王心有不满,但也顺水推舟封了项羽为上将军,并把英(黥布)布和蒲将军也划给了项羽。
楚怀王熊心虽没有他祖辈的雄才大略,但也是具备最起码的政治能力的。
英布,出身低微,因为受了黥刑(脸上被刻了黑色的字),也叫黥布。现在是楚国的大将,后来叛楚归汉,和韩信、彭越同属于汉朝的一等大将。而蒲将军,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史书上没有他后来的消息。
现在,我们的项羽是这一路楚军的一把手了,说了算。
破釜沉舟——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先看看项羽的硬件条件。
项羽身高八尺,重瞳(即两个眼珠重合在一起),力大无比,人称“重瞳力神”。在京剧中,项羽的脸谱是“黑色花三块瓦脸,白眉中有花纹,鼻窝中有鼻孔,两颊白色,黑脑门中有花纹”,这是项羽的专用脸谱。不是很确定这个脸谱代表的意思,个人理解代表:勇猛、血性。
项羽的兵器是一把“短剑”,并不是我们在网络图片中看到的“长枪”,即使是短剑,凭借项羽的过顶之力,依然可以“一力降十会”。和项羽过招的兵器不是断就是飞,可见力大过人可以弥补兵器中的“一寸短一寸险”。
项羽的马是什么马呢?历史上很有名的乌骓马,和赤兔、的卢一样,属于非常有名的千里马(《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坐骑也是这种马)。多说一些,项羽的这匹马很悲壮,后来项羽兵败垓下,让手下军士将乌骓马用船送回江东,乌骓马迟迟不愿走,后长嘶数声,跃入江中。民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乌骓马滚落的马鞍化成了一座山,“马鞍山”由此得名。
十二月,项羽率领楚军到达黄河,也有说是“漳水”,我查看了“巨鹿之战”的地图,个人比较倾向于“漳水”。反正甭管是哪条河,项羽的大部队来到了巨鹿城附近的河岸。
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先过河去袭扰甬道守军,小战初胜。项羽心里有底了,是劲敌,但也不是完全不可战胜。
还记得前面赵国那个和张耳有“刎颈之交”的陈馀吗?这会儿他发话了,联系项羽也要出兵。项羽同意了,暂且不管你是“帮帮场子”,还是“做做样子”,你牵扯一下王离的军队也是好的。
大战在即,不嫌人多。
你忙你的,我干我的。项将军有自己的打算。前面我们说过,项羽在杀宋义的时候就很明白如何动员军士,这既是一种洞察力,还是一种指挥才能。
项羽很明白,面对秦军的大部队,对方战斗力强、后勤补给足,要想取胜得做好几项工作:1、首先选好攻击的位置,运送粮草的甬道就是秦军的一个软肋;2、兵贵神速,耗是耗不起,必须快速结束战争,打他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3、战前思想教育并付诸行动,让将士们明白往前冲还有生的希望,往后退必死无疑。
针对这三项工作,项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fǔ zèng],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