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寓言》:我想成为那样的人吗?为什么就不能接受自己呢?
“爱自己,也怀疑自己,了解自己,然后爱自己,爱每一个人。”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摄影丨会会
1.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关注别人的生活呢?虚构的,真实的,你未必信,也可能真的信,但终究这是别人的故事,或者说别人的经历。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怀着这样的疑问去审视自己阅读故事时的心情时,我看见了一个与平日里不同的我:深深被故事的情节所打动,深深被故事中的人物所吸引,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他们的命运,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偶尔我也在想如果那个人是我,经历了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做……
就这样,我好像获得了很多的生活,即使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但我的大脑已经相信存在着这样一种生活,它甚至可能比我的生活更值得一过。读完故事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我还会幻想着从现实中去成为那个人,成为故事中的人,去过那样的生活,去遇见那些妙人和趣事。
好像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或者说经历吧,我开始有意识或者下意识的去作比较,我用自己的价值排序对比作者的价值排序,也对比着故事中的人他的价值排序,我所认为的是他的价值排序,然后,我想找到一种更值得一过的生活。
只是,这是否在说,当下的生活并不值得一过呢?我这样想着,继而,我开始了解作者,想知道他们的真实生活。我读毛姆笔下关于作者的猜想,也可能是实际情况,我读那些伟大人物的生平,我读自传,也读旁人所撰写的关于那些作家的传记。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吗?我自问。
我能成为那样的人吗?我怀疑。
成为别人,或者说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任何人,是为了什么呢?
这是否能说明,我已经厌倦了当下的生活,也厌倦了这样的自己了呢?
带着疑问和怀疑,我尝试着从故事中寻找答案。
2.
故事是生动的,对有些人来说,只要是别人的经历或许都可称之为故事。与己无关,那就是故事。
但是关于故事寓言,除却文本的,可能人们最在意的无非还是结果和期待吧。期待落空,结果反转,还是值得重视的;结果注定,期待被满足,也不失为一种体验。
这些年来,接触的悲剧太多了,以至于我有一种错觉,认为悲剧就该是所有人的归宿,只有这样才足够深刻,才能够给予别人以吸取教训,以疼痛,以感觉,以真实。否则,就该是童话故事了,美到好处,戛然而止。
可是,就这一点而言,明显是与我们内心所相悖论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乐衷于看喜剧,闹剧,以及期待美好结局的缘故了吧?
现实中无法上演的,用故事去延续,或从故事中吸取教训,以图得生活的圆满,内心的圆满,继而实现某种超越。
有时,我就是这么想的,是不是只要比故事中的人聪明,就一定可以获得更好的结局呢?我这样相信着。
但现实却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哪怕你想得再好,现实都随时可能给你一个“暴击”。而且,你想得再多,落到实处,你还是会无奈的发现,现实可能太慢也太漫长了,以自己的想象完全无法填补这漫长的留白,而以自己的实际作为则太慢。
这是怎样的无常,又是怎样的无奈啊,我简直一点也不想知道。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他是否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故而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呢?
但话又说回来,故事也好,自己的经历也罢,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人的选择都不多,一部分是根深蒂固的偏见,一部分是闻所未闻的未知,还有那如同无底洞般的欲求,故事和亲身经历能教给我们的,也不过是我们真的思考过的,归根结底,我们也只能在有限之内作选择而已。
所谓无限可能,更多的也不过是与己无关罢了。
诚如,我们终身无法摆脱的自己,谁又能真正的成为别人呢?又或者说,为何要成为别人呢?别人已经有人在做了,只一厢情愿的成为别人的傀儡,或是自认为做自己便与世界无关,那未免也天真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