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诗经,看古人表达爱情的方式是多么大胆,火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风就是周代各地的民歌,也就是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调,以爱情为主要创作内容。而今天说的这首《野有死麕》出自诗经国风.召南,十分大胆地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表达爱的场景,十分火辣。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2824/89f2d782163ad7eb.jpg)
原文
《野有死麕》先秦:佚名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注:麕(jūn):獐子。朴樕(sù):灌木。脱脱(duì):缓慢舒缓。帨(shuì):裙子外面系的佩巾。尨(máng):长毛狗狗。
看到这里,或许你懂什么意思了吧。里面有些很热辣的字眼,恐怕会让你想入非非。如果是在课堂上,女生们都害羞的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听,男生们都吃吃的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2824/f3e96a5016af446c.jpg)
解读
我们不妨来还原一下故事吧。
先秦时期,大片的原始森林,男人以打猎为主,女人以采果子、煮饭为业。
这一天,女孩子出门去捡柴火,忽然,在灌木丛中,看到一只死去的獐子,而且,肯定是有主的,因为是用白茅细细的包裹好的。
这时,灌木丛中走出一位青年男子,姑娘偷偷地打量他:俊朗的外表、坚毅的脸庞,浓黑的眉毛,热烈的眼神。姑娘一下子就春心荡漾了。这位男子进而说:“这只獐子是我刚打的,你想要就送给你。而且,你看我这么有力量,跟着我,以后吃不完的肉。”
又过了一天,姑娘又去灌木丛中捡柴火,今天在灌木丛里躺着一只死鹿。用白茅捆扎好了,不用问,就知道又是那个年轻的男子送来的。
(看来提亲送彩礼是有遗传哟!)
男子从树后闪出来,说:“姑娘啊,你像美玉一样漂亮。”
接下来的事就顺其自然了。
郎君呀,你慢慢来,不要着急。我已经认定你了。
郎君呀,你别动我的佩巾。
郎君呀,你轻一点,别惹得外面的狗狗汪汪叫。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2824/504b59981f7644ef.jpg)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先民,美吧。但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中,这首诗曾饱受批评。可我怎么觉得它这么美呢!
在西周初期,为了人口繁衍,鼓励生育。《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在仲春时节,官府会下令失婚男女尽快找到对象,这个时候,就算是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会被禁止。但如果你还是找不到,那么就会被处罚。
以当时之法度,男子到了20岁,女子15岁就可以.结婚。女子20岁以下,男子30岁以下结婚都算及时,但如果男子超过30岁,女子超过20岁还不结婚,那么就叫“失时”,失时不嫁不娶的男女都叫鳏民。而鳏民就要受到处罚了。
(原来"鳏夫”是指剩男剩女呀,现在这么称呼不得挨打呀。)
这么看来,一对青年男女彼此情投意合,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而《诗经》就给了我们一双眼睛,能够让我们真实地去看到当时的社会风貌,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文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7282824/1f96f40d10a877c7.jpg)
孔子在评价《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意思就是,诗经里的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心里想的无不可对人言。怎么想就怎么说。是自由的诗。
《关雎》与《蒹葭》,是爱情的极致,这首《野有死麕》,不也读出最原始的爱情冲动吗?
分享到此吧,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
#简书北京公会助力,好文上热门#
活动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