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寻故里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文责自负。】
这个春天很忙,忙着与花厮混,忙着采撷花语酿一些心事,忙着将染了花香的心事收入岁月的行囊......
可就算忙成蜜蜂了样子,我还是没有抵挡住故乡的召唤,在同学的一声吆喝下,就兴匆匆的奔赴而去。
赴赴,赴一场同学之情,更为了赴一场山水之约,云水之欢。
早上细雨霏霏。一瞥清凉山,山在雨雾中,隐隐约约,仿似在最深的春里,最清的时光里。
群峰逶迤,翠意幽微,远远看着,仿佛就可以卸落繁华,掸掉红尘喧嚣。这时候,轻易的就能生出清风明月的心思,很想草舍天光,布衣粗食,疏篱淡茶,做个了无牵挂的隐士。
只是,一颗心,动了又动,还是抛不开俗世的一切,只能在与山水草木亲近的时候宽了又宽,静了又静,将诗意根植于心。
与同学访空山。
空山新雨后,寂寂,幽幽,又清清。
那些新绿,盈翠欲滴;那些花儿,酒窝里盛着清泉,小眉盈盈;那露珠,晶晶莹莹,是清透的韵脚。落在花上,叶上,就组成了诗,连成了词。将空山汇成了诗和词的海洋。
每一首诗,每一阙词,都透着灵犀。
走进空山,清风徐来,落在花枝,花枝轻摇,滴下花香;落在青枝,盈盈翠翠,有绿滴下;落在眉睫,有柔软一寸一寸的打开眸里的温柔。
苏轼在《点绛唇.闲倚胡床》写: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此时,与大自然为伍,我亦如苏轼般身心幽闲,旷然天真,潇洒自然。
清风拂面,一呼一吸间,空灵渗入肺腑。
走了这么远的路来看你,只想将心放在山水里打坐,享受清风的沐浴,触目都是草木的清弦,满耳都是清透的山水之音,是清欢,是梵唱。
如此,眼耳俱是菩提,无处不宁,无处不静。
有人说:你走了那么多地方,看到很多东西,但你要保持你内心纯净的种子不被污染。
相寻故里,听风沐雨,看清泉流石,徜徉于山水之间,品咂一些古人的心思,品咂一些柔婉的字词,品砸草木的清香,品咂明月清风的况味。则清风明月,山水草木自会还你清水样的心,清水样的念。
遇山水草木如遇故人。我们相视而笑,我们息息相通。
散尽闲愁,携得清风出青山,陪我一饭一蔬,一茶一书,就可自在随心。如明代儒学家陈白沙所言:不累于外物,不累于耳目,不累于造次颠沛。鸢飞鱼跃,其机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