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争取过更高级的生活
高考结束的那一年某一天,我收到了文轩的晚餐邀请。文轩是大我们一级的学长,整个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外貌出众,学习、运动更是无所不能。他当时已经在帝都的一所重点大学就读,这突如其来的邀约让我很是惶恐。
那是我第一次到西餐厅吃饭。现在想来,那只是一家普通至极的餐厅,装潢普通、牛排普通、侍员都是周边学校来勤工俭学的大学生,比不得现在的星级餐厅。但坐在全校女生追捧的男神面前,我有些手足无措。
从小到大,路边摊我是吃了不少,除此之外,也就是学校食堂了。最好的,也不过是去普通饭店吃过几次炒菜,这西餐厅,我可真没来过啊。一落座,餐盘边的刀刀叉叉已经让我倍感紧张,因为我并不知道按什么顺序、怎样来用它们,也并不知道,西餐厅里面都可以点什么东西吃。
这时,服务员问我点什么餐,我尴尬的对文轩说:“你来点吧,我不知道什么好吃”。他倒是很随意,点了两份牛排。我心里舒了一口气,想说终于过了一关,没有暴露自己的无知。不一会儿,服务员端上我的牛排,同时向我伸出手,手上拿着一个白色的纸圈。开始我没看到,或者,我没想到那是给我的。直到服务员叫我:“小姐,请拿好。”我登时傻眼——这是什么?要给我做什么?
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到这一幕,我还是尴尬的想找个地方钻进去。那时,因为我一直傻看着服务员,最后还是文轩先接过了自己的纸圈为我演示了一番,我才知道,白色纸圈是挡油纸,服务员取走盖子的同时,我们可以把纸圈放在盘子上围住牛排,这样油滴就不会溅到我们的衣服上。
经过那一次,在单纯的我的心里,文轩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不仅慷慨请客,还不动声色的为我解围,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这应该是最梦幻的桥段了吧?
但是故事并没有继续下去,考上大学后,我们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再后来,我到国外留学,同学之间经常互相宴请,甚至有的“土豪”校友,会包游轮、包别墅邀请大家去度假;跟着教授,我也参加了行业内一些地区性活动和酒会,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宴请场合,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再也没有人,能因为告诉我一点小常识或随手帮助我一下,就轻易的打动我。
图片来源于网络前一段时间有一种说法很流行:你年轻时居住过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我深有同感。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尽量去大的城市看看,看看那里怎样更有效的管理企业、人们怎样更好的获取精神食量;争取一切机会,去参加各种高级的场合,提升自己的气质和内涵,开阔视野;尽可能的去结识和靠近那些优秀的人物,为自己前进的路上,树立一个方向标,花最少的时间,在最近的距离获取他们成功的经验。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教我们怎么样把事情做好,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去做什么事情。我们想让自己做事情更加细致、全面,这很简单,只需要随时提醒自己细心,凡事多想一想。但是我们想学会做正确的决策,判断什么该做,什么该放,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换言之,领导想做普通员工的业务,他只需注意细节,有序地执行即可,但普通员工想代替领导做决断,就很难,因为自己的阅历、经验尚浅,不足以支撑各种厚重的选择。
二者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格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精益求精,但当我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而是升级到管理一个组织,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呢?能否迎头而上,差距就在格局上。
认识到组织内部微妙的联系,感知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发挥领导力,正确判断和决策,有效的团结一切力量——如果没有开阔的眼界,大的格局,这些怎么可能实现呢?
因此,我们要争取过更高级的生活。这种“高级”,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总之,就是要让自己尽可能的去体验更好的一切。也许是吃一顿美食,也许是听一次音乐会;也许是读一本好书,也许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哪怕平日拿着包子挤地铁,也不能忘了进公司前涂上口红;即使是高峰论坛上那个倒水发材料的人,也要在进入会场时捏平西装上的那个褶。
当我们踮起脚尖,去触碰可能还不属于我们的那一个世界时,比起他人,我们已经无限的接近那个世界了。高级的生活,带给我们更广阔的眼界,也促使我们的格局变大。那时,你会发现,工作和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并不值得苦恼,因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不懂、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少,心境更加豁达,烦恼少了,一切尽在掌握。
更可贵的是,体验过高级的生活,会增强自信。现在,哪怕身处一个陌生的场合,我也不会担心失误。遇见不会用的餐具,我会礼貌的询问侍员使用方法,见到没吃过的外国料理,我会坦诚的告诉对方这是我第一次吃。再大的场面也不会心慌,因为见识过,我知道该做什么。这时的我不论如何说、如何做,都将不是一种窘迫,而是一种选择。
遥想当年,坐在学长面前的我,面色微红,唇齿颤抖,卑微到尘埃里。
如果问的是今天的我,是否要吃牛排,也许我会淡淡一笑,迎着他的眼睛,清楚地告诉他:“谢谢你,可我更喜欢吃大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