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父亲进城养老,被儿媳妇用铁锤敲打,女儿讨要说法,邻居们却说

2024-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映山红正能量

陈忠和老人今年七十九岁,他与老伴结婚已有五十多年,养育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这些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过着平静而悠闲的生活,直到最近受儿子的邀请去城里养老。

不料,前不久,他与儿媳曾秀英的关系骤然恶化,曾秀英竟然用铁锤将他打伤,并将他赶出了家门。

老人无奈,只能投靠小女儿。陈忠和老人回忆说,事发当天,他因一点小事与儿媳发生口角。

却没想到儿媳曾秀英会变得如此疯狂,竟随手拿出大铁锤,对他进行攻击。

还好,当时老人穿着厚厚的棉衣,不然早就踏上了黄泉路。

胳膊上至今还有余伤和铁锤留下的痕迹,与儿媳之间发生口角很平常。

曾秀英为何没能抑制脾气,对一个七十九岁的公公动粗呢?陈忠和说儿媳打了自己,他可以理解。

但是唯一的儿子并未责备妻子的行为,反而把他的床上用品扔掉,并将他赶出家门。

老人讲述这一切时忍不住放声痛哭。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就算有天大的错,晚辈都不该这样对待,这让老人深感无奈和悲伤。

陈忠和老人的女儿们决定为父亲讨回公道,他们带着老人来到儿媳曾秀英工作的宾馆。

面对公公和三位小姑子突然造访,曾秀英表现的异常淡定,似乎内心充满自信,毫无惧色。

陈家三姐妹见曾秀英不肯承认虐待父亲此事,便走上前与她理论起来。

于是四个女人,当街开始吵闹,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战争,路人将他们拉开。

更让人震惊的是,曾秀英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采取了极端行为。

她随手拿起一块砖头,打算和三个小姑子来个鱼死网破。

幸好被在场的群众及时阻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紧接着,曾秀英哭着离开了现场,事情变得越发复杂,究竟是谁被冤枉,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曾秀英告诉记者,她比窦娥还要冤,她叫记者去她家了解就明白了。

曾秀英解释说,公公和婆婆原本一直住在农村,后来慢慢年纪大了。

为了方便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医疗。丈夫陈壮提出把两位老人接进城里居住,这个想法她一直赞成。

为了让老人适应城里的生活。她在厨房后面弄了一块菜地,方便老人种菜休闲。

还特意给老人安装了热水器,方便他们洗漱。

起初她与老人相处的挺好,但是慢慢的公公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差,稍微一点不如意,就会发火。

家里的热水壶,门和家具都被公公砸烂。由于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异,丈夫和公公经常吵架。

她作为儿媳夹在父子中间不好插手,就因为她袖手旁观,被误认为冷漠。

她在这个家承受了很多苦,但为了不破坏家庭和睦,她一直忍受着。

曾秀英说前年自己的的儿媳早产,她掏空了家底来救早产的孙子。

可是公公陈忠和不但没有帮忙,反而在背后说风凉话,骂她有钱不拿出来。

从此以后,儿媳也误认为她这个婆婆太抠门,婆媳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非常紧张。

最后小孙子还是没有保住性命,儿媳更加怨恨曾秀英。

可是公公还是不消停,他一直在外散布谣言说她是家贼,偷了他的钱。

曾秀英实在受不了被冤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拿铁锤打了公公。

事已至此,她不得不承认打了公公。

关于儿媳拿铁锤打公公一事,作为儿子的陈壮,为何没有出面解释?

他到底站在哪一边呢?第二天,陈忠和的儿子陈壮约定与记者在派出所碰头。

陈壮的说法跟妻子曾秀英一样,满肚子的苦水,他承认了妻子打了父亲。

但他并没有觉得妻子做错了,反而一直维护妻子。

我说自己的父亲一直就是个无所事事的混蛋,老是沉迷于打牌赌博。

这些年给他添了不少麻烦,每次有麻烦都是他亲自解决。

尽管他对老父亲的行为存在抱怨,作为儿子,他还是要尽自己的赡养义务。

而老父里脾气暴躁,邻居们看见他就远远的躲开。

他对父亲也心存不满。

陈壮还强调说,这些年来,他与父亲观念不同,两人的冲突多次上演。

然而,父亲巳固执到连任何人的劝告都听不进去。

他觉得妻子虽然不小心冒犯了父亲,但那也是父亲一次又一次的压迫所致。

隔壁邻居都很佩服陈家的大嫂,觉得她老实善良,他们普遍认为,陈家夫妻二人一直很敬重父母。

邻居们还说,陈忠和平日里脾气古怪,总是为了一些小事,找儿子儿媳的茬。

每次发生这样的纠纷,陈家的三个女儿就会毫不犹豫的顺着父亲,跟哥嫂大吵大闹,导致家庭矛盾愈发恶化。

邻居们推测儿媳打伤陈忠和也是逼不得已。

他们作为旁观者,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就事论事。

陈壮夫妻俩对父亲一向很好,邻居们都为夫妻二人的遭遇感到难过。

大家不懂为什么陈忠和老人经常在他们面前说儿子不孝,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难道是老糊涂了?

经过了解得知,原来在四年前,陈壮的母亲忽然脑中风生活无法自理,生活起居都是陈忠和老人和三个女儿轮流照顾。

虽然他们跟儿子儿媳毗邻而居,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儿子儿媳却并没有主动照顾父母。

老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生活。有时候三个女儿也会过来帮忙照顾。而儿子陈壮和媳妇一直不主动参与。

两位老人就因为此事对儿子儿媳有了怨恨,但这些只是老人的一面之词。

如今他的话,除了三个女儿,任何人都不会相信。

为了化解这个家庭的矛盾,村委会主持了一次调解。

虽然调解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风波,但还算完美,双方同意放下成见,和平共处。

陈壮夫妇决定继续赡养父母,并且愿意多花时间陪伴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老人的生活观念。

看完这个故事,小编明白了:许多儿媳与婆家的矛盾,自古以来都是千年难题。

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大脑开始退化,容易出现情绪激动和不适应。

因此儿女们要多多理解和陪伴。

儿媳是家庭生活中最苦最难,最不容易让人理解的角色,一边要孝敬公婆,一边又要相夫教子。

因此,做女儿容易,做儿媳难。生活不易,且活且珍惜吧

映山红正能量

喜欢我的文字,就支持我吧!

修改于2024年11月23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