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星空时光深处的故事诗人的村庄

一个遥远的村庄~李河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4人  在有风的阳光里倾听

        在幼小时,我常盼望着快快长大,渴望去远方。成年后却常思索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

        我出生在江西九江(古代又叫浔阳`江州等)市九江县(古曾名柴桑`德化等)庐山西麓一个李姓古村李河(距今约600多年,在方圆几十公里都至少该是最大的村庄之一)。

        我们这辈,除了两个弟弟,其他19个堂兄弟姐妹都是出生在爷爷奶奶留下的老宅里。老宅坐西北面东南,有大门`耳门`侧门。老宅一进二重,每重中间都是厅,厅的两侧是房间。前后厅之间是条宽约一米的明排水沟,排水沟自北侧小门进从西侧耳门出。每至雨季水沟里“碧波荡漾”,沟正中上有青石桥板连接前后两厅。

        村属丘林地带,村庄东面京九铁路(原南浔线)贴边而过,仅铁路沿线地势较平坦,铁路线东西2公里外均是群山,绵延远至天际。铁路线东约300米是一条细长蜿蜒的小河。小河宽不到5丈,深不足3米,源头及尽头未及勘考,古志仅提”可达黄老门”,但据古县志载,这条河乾隆年已叫李河,李河即生养我的村庄的名字。

        据家谱载,村子创始人再七公明初从南康迁居于此,推测此河原本无名字,盖由李姓近此繁洐生息而后具名。古县志称村庄名为”李河坂”,后不知何时简化为李河。村庄均为李姓,皆再七公后裔。

        村有分祠堂两处,总祠堂一处,年少的记忆里,年节时各种祭拜甚是隆重,繁复,但仅县丁口(即男性,不管年纪大小)参加。村庄原本有多处古宅,特色结构各异,很遗憾90年代后基本毁坏殆尽。

        村后有棵不知年岁的老樟树(江南各村大多有一棵古樟树),听父亲讲他年幼时,老樟树就那样子,周长需几人合围,冠盖如云,枝叶繁茂茐茸。炎炎夏日在树下席地而卧美似神仙。村里的长者都传说树中居有蛇精,每遇枉风暴雨电闪雷鸣之际盘踞树顶仰首冲天。自年幼起,我们即被告诫不可攀爬不可折枝,否则会惹怒神灵引来灾祸。几年前我回老家却再也没能看到她的身影,村人言某日多年不曾见的一场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毫无征兆而至,一声震天声响后,老樟树灰飞烟灭只一阵青烟缓缓消散在茫茫无际的时空里,竟不留一丝痕迹于我们。

        村庄地处长江中下游,可归华中亦可入华南,气候四季分明,雨水惊蛰前后柳树发芽,桃花盛开,接着映山红漫山遍野,野兰花幽香沁鼻,刺槐花、李子树花、枣树花、芬芳绵延金黄的油菜花次第绽放,蛙鸣声声直入梦里。炎热的夏季萤火虫漫天飞舞,初秋山野里池塘中大把大把是野生的美味佳肴,深秋清晨不时薄雾笼罩(雾非霾,太阳出来后即逐渐消散)。

        早起,地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色,便是霜降了,预示着初冬即将来临。当池塘周围满是淖冰玩的孩童,大雪将纷纷扬扬,寒冬腊月伴着暖暖的碳火便正式降临了。在这气温虽远高于中国北方,但寒冷程度却远甚过中国北方的严冬时节,村庄的人们劳作一年后略作小憩,同时开始为隆重的新年而作着各种细致紧密的准备,然后开始满怀期待的迎接下一个新年的到来,迎接下一个四季更替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放眼偌大的中国,李河在历史上从不曾绝对贫穷过,也未曾土豪过。她用一山一水一土一地养育了我们,也养育出过国家的栋梁(翰林`进士`举人,两广都粮道等等;她的隽永朴实她的善良慈悲她的宽广怜爱留存在历史过往的岁月里,也绵绵不尽延续在我们的血液里。我愿不断追寻她的过往,也愿有一天将她的故事用最美最朴实无华的笔墨呈现给世人。

        近日有幸拜读(同冶)《德化县志》(九江县历史上曾用名"德化”)(台湾藏本影印),虽阅读起来着实不易,但能机缘巧合的翻阅到曾尘封于茫茫历史波海中我们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的画卷一角,虽才看了不到十分之一,却已感慨万分。于是,一口气写下了这些文字。

         据古县志记载,庐山禹治水时名溥浅原,李河位于庐山麓西南,同治年隶属甘泉乡双庙寨,时名李河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