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你跑哪去了?

哔咚!
微信响了一下。
点开来,是一位陌生人加我。
“天,我是青!”
无论谁,首次加微信,都显示为陌生人。
但,青怎么能算陌生人呢?
虽然二十六年间,我们彼此音讯全无。
可青永远是我心里最坚不可摧的一部分。
我紧张地摁下“接受”,好像不是为接受青的申请,而是为启动封存在脑海中的记忆。
1
我和青的爸爸是同一家工厂的职工。
有一年,工厂里种了许多指甲花,指尖一碰,倏地卷起,新奇又可怕!
我把手揣在裤兜里,站在青的身边。
青专注地瞪起明亮的眼睛,伸出纤指连续碰击。
一连串花包砰砰炸裂,无数花籽儿喷洒向空中,嫩白嫩白的,像飘满梦里的雪。
我记得,青击中的花包一共十四朵。
我还记得,那年我们都是十一岁;青一个小女生,胆子却比我大。
2
十二岁,我迷上乒乓球,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练球。
每次睡眠朦胧走出家门,总要驻足青酣睡的那栋楼,想象青的睡姿会不会和我梦里一样。
每次驻足,都好期待,青能看见我在昏黄的路灯下。
为了那种期待,我一直练球,一直练到没有同学跟我做朋友,一直练到在学校、工厂,没有任何人是对手。
但我只要一碰到青,铁定歇菜。
以致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轮回。
经常是青输给别人,我赢回来,再输给青。
同学们嘀咕。
“妈的,这是什么意思?”
我装无辜。
“哎,没办法,这丫头是我克星。”
但是青你知道吗?
自从离开你,我再没练过球,再没输给任何人。
初中如此,高中如此,部队也如此,一直到参加工作都是如此。
这是只属于你和我之间的默契。
普天之下,除了你,没有任何人有这个权利。
3
十三岁那年,我们同上六年级。
我记得,我们是第一届六年制学生。
我还记得,我坐第四排,你坐第五排,中间隔着四名同学;我可以通过四名同学的鼻尖看见你。
我还记得,冬天夜自习,白球鞋挡不住寒气,冻得直跺脚。
学校后面有条河,河里的天然气可以点燃,从教室里望去,宛如天上的银河。
课间十分钟,我打着手电跑到河里,包了块烧红的鹅卵石,想拿到教室里给你暖手。
回去的路上,我拼命跑,生怕石头凉了。
岂知在教室门口一头撞着老师,只好塞进荷包里。
待老师离开,才发现手上火辣辣的,烫了两个大泡,荷包也烧出个大洞,发出一股刺鼻的焦味。不过,这没有让我恼火。我只恼火石头变得冰凉,不能再给你暖手。
从那以后,只要一看到圆圆的鹅卵石,无论在哪里,我的手掌就会莫名其妙的疼。
4
学校院墙外,有一片茂密广阔的桔树林。
一到十月,黄灿灿,香喷喷,令同学们垂涎三尺。
幸运的是,我同桌是桔树林的小主人。
有一次,他搬来梯子,爬到其中最高的那棵桔树上,摘桔子我吃。
“这是整片桔树林里最好的!”他说。
可我咬了一口,仍觉酸,仍觉不及你在树林边捡来送我的那颗甜。
说实话,我一直弄不懂,上千棵桔树里挑出最好吃的桔子,为何都没你随手在地上捡的好吃呢?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
那么好吃的桔子,你当时为啥不吃一口呢?
也不知道你后来有没有想起过这事?
有没有觉得后悔?
5
十四岁那年夏天,映山红开遍山崖,我们就要毕业了。
天气好热,学习好紧张,心情好烦。
厂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到河里游泳降温。
我在泵船边的浅水区里看见了你。
穿着连体泳衣,秀发湿漉漉地覆在耳畔,像朵雪莲盛开在水面上。
我想游过去跟你说:“青,你好漂亮!”
但我不知为何没有那么做。
我记得,我当时只是爬到泵船顶上,一个猛子扎进河里。
那一次,我第一回看见你圆润的肩膀,白皙的脖颈,和你耳垂上晶莹的水珠;也是第一次发疯,从那么高的地方往水里跳。
再就是,那天,也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你美丽的身体,最后一次像那样傻逼的跳水。
6
那天以后,你送了整整一套明信片给我。
我也送了一套明信片给你。
你在明信片上写没写过什么,我已不记得。
我只记得我在明信片上写了一行字。
虽然,我已经忘记自己当时写的是什么。
却始终记得我花了整整一星期来考虑在明信片上写什么。
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此一别,便是数十年云山相隔,音尘两绝。
“青,你还好吗?”
这是十六年后,我用微信跟你说的第一句话。
我想抓住机会,把十六前没来得及说的说清楚。
十六年前的那个早上,我坐在一辆堆满货物的敞蓬汽车后面,手扶着冰凉的铁板,望着身后那座行走过千万次的石桥,与桥头那栋仰望过无数次的土黄色宿舍楼,真想跳下车,永远留在那个让我终生依恋的地方。
那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我应该在明信片上写:
青,我走了!
从此,你要一个人过!
……
泪水浇不灭已经发动的车子。
雨水挡不住滚滚向前的车轮。
沿着蜿蜒的河水,汽车逶迤远去。
一月后,青来信:“天,你走,为什么没说一声?”
我回信:“青,我来不及。”
两月后,青来信:“学校好多人不认得。”
我回信:“我也是,身边全是陌生人。”
三月后,青来信:“天,学校好冷!”
我回信:“我也是。”
……
7
十六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十四”这个数字有何特别的深义?却一直未想明白。
在青申请加我微信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
那数字是我与青磨骨依恋的时间刻度。
在那刻度之前,我与青两小无猜,繁华如花。
在那刻度之后,我与青浮萍无定,各走天涯。
我失控似地戳击下“接受”,弹指如飞。
“青,你还好吗?”
“天,这么多年,你跑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