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
新疆,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成家立业扎根立足,这里的风土人情具有魔幻般的色彩,从不适应到发自内心的喜欢。
新疆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民汉团结一家亲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三个离不开的精神代代相传。
初次与他们交往是工作后。刚踏入这片土地的时候仅仅是擦肩而过,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风俗,对于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山东人来说,与他们之间还有语言上沟通困难。
工作后,经历的越来越多,与他们相处的也多了起来。他们的人员比例在当地占90%左右,汉族仅占10%,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让我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单位的维吾尔族同事普通话说的很标准,记得当时还有这么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维族人说汉话”也就是说他们很聪明的意思。
时间久了也和他们成为朋友。前几年,为响应兵团政策,我还有幸多了四个维吾尔族亲戚,虽然是按部就班的按照上级部署定期去亲戚家探望了解近况,和亲戚一起学习,一起干活,一起吃住,帮助亲戚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也产生了很深厚的友谊跟感情。过年过节,维吾尔族亲戚也会带上自己家炸的馓子,馕,鸡蛋,核桃之类的到家里来拜年及问候。充分的提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成果跟成效。友谊在往来中变的更加的牢固,能和他们成为亲戚也是一种缘分。
“沙拉木·斯迪克”是我来疆工作后认识的一位非常特别,很靠谱讲义气的朋友,他们的名字比较长。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没有工作,靠自己的能力种植了3000多亩土地,家里有3台大马力拖拉机,还有2辆运输棉花的专用车,都是为了耕种土地配备的工具。他常年雇佣的劳力很多,因为他本性善良,雇佣的基本都是当时家里比较困难的农民,让他们有一份收入养家糊口。他年龄不大,是85年的,但是他有一颗经商的脑袋非常的聪明。
他种植的纯天然无公害哈密瓜提前与购买商恰谈订单合同,瓜个个脆甜适中,远销到内地其它省市。每当瓜熟的时候他都会打电话说“瓜熟了,快开车来拉瓜”。
他种植的棉花产量,品质,各项内在指标都居于其它农户之上。同样的品种,同样的土地,他管理出来的就是与别人不同。
他种植的库尔勒香梨,个大均匀,香甜软糯一口咬下去汁水多多,回味无穷。他的香梨园子不大,刚挂果那几年他从来不外销,全都摘下来放到冷库里给亲戚朋友慢慢吃。每年如果吃不到他的香梨好像就少点什么一样。他也总是会说“放心吃,都是没有打过农药的”。
最过瘾的就是,他每年都会约时间到他家里吃一次现场烤的香喷喷的烤羊肉。他亲自动手,戈壁滩的红柳枝当签字,大块大块的羊肉串到签字上放到火炭上一烤香气四溢,烤的焦黄焦黄的撒上孜然辣椒面之类的太好吃了!还有羊肝子,肚包肝,羊腰子都是我们的最爱。
沙拉木的爱人是一位勤俭持家能手,沙拉木主外,她主内,她做的拉面真是一绝,每次吃一份不够还要再加面的。
吃完烤肉跟拉面,他的果园里转转拍拍照,摘点葡萄,水蜜桃,拔几颗玉米………顺便抱几颗大西瓜回家,哈哈收获满满。
西梅,红枣………他的园子里总是可以找到你喜欢吃的。
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时候忘记联系。他总是不忘时而的问候“工作忙不忙?累不累,累的时候到家里来吃烤肉”。一句简单的问候,包含着深厚的友情,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像他这样不变的初心,在他身上没有所谓的“人走茶凉”。只要我有事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次次有求必应没有二话,感谢沙拉木,我非常感恩的一生的朋友。
“你好,忙什么?休息的时候给我电话联系,带上家人跟好朋友来吃烤肉拉面,现在果园里风景也好了,人越多越好热闹”昨天又收到他的微信消息。
“好啊,我们五一见吧”幸福的瞬间。
时间在流逝,友谊在继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40356/aface66d3b72ad8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