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 》社会认同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营养师黄利波

一、图书摘要-西奥迪尼-《影响力》-社会认同

在人人想法都差不多的地方,没有人会想的太多。

二、金句/语录

1、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这样以来我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运用我们。P121

搞录感悟:

这就是社会共同认同感在起作用,认为别人在做的事情肯定错不了。看到别人正在做,就感觉是一种恰当行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从公心理。

反思: 今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能一味的有从众心理,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自己独立的思维意识。

2、95%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发行动起来。

摘录感悟:

要想说服别人,我们提供的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动。

任何事情先让自己行动起来,自然而然就会有跟随者。自己能够坚持就能够带领更多人,一起跟随。

从当初自己一个人考临床营养师,到现在带领20多人一起来考临床营养师,未来要带领更多的医生一起来学营养。

只要你行动就会有跟随者。

3、通常我们在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确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就是”多元无知”理论。

摘录感悟:

”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

周围可能有其他人可以帮忙,自己就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

有时候情况紧急,乍看起来并不显得十分紧急。小巷里的人是心脏病发了还是喝醉酒了?隔壁喧哗是暴力打斗还是夫妻吵闹?听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仍很自然地会根据周围他人的行动来加以判断。

多元无知效应视乎在陌生人显得更加突出: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显得优雅而成熟,有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边,我们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的理解他人的关切表情。

很关注的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我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

三、思考题

如何避免社会认同,让自己也从众。

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是每个人都有的表现。

在今后生活中如何能够判断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社会认同感而发触发的事情?

四、启发和收获

看着很多人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在看社会上的也现象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形象,而且还要能够想到它背后的逻辑和思维。

尤其在我们不确定的时候,我们会很乐意的,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时候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在人众人群很多的时候都是错的,因为这群里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采取行动,而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做出的反应。

你在采取群体证据时,有必要周期性地向周围四处看看。面对误导的社会认同,不使用简单的防护措施,我们很有可能会跟高速公路上变道的驾驶员或北美野牛落下一个下场:撞毁。

今后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有从众的心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