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诺贝尔奖的《伊斯坦布尔》,究竟有哪里好?
《伊斯坦布尔》这本小说我读的很慢,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么长一段时间阅读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种焦躁的等待,没有那种想紧迫感,迫切想要赶紧读完这本小说,尽快摆脱它的焦虑。事实上,读这本小说的过程非常舒适惬意。
这不是一本读起来轻松的小说,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让书里面的内容连贯起来。换句话说,这本小说并不“惊险刺激”。然而实际上这本小说的阅读体验十分美好,不仅让我充分的领略了作者帕慕克的精神世界,也让我在阅读技巧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最初读《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我还是在用着之前习惯的阅读方式,希望能够看到一部节奏明快,故事线索清晰的小说,但这本小说显然不是这样,里面有大量典雅的长句子,浓重的翻译腔,诗一样语言,让我不得不一再把阅读的速度慢下来,仔细琢磨句子里面的美感和含义。
之所以想要读《伊斯坦布尔》这本似乎有点门槛的小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的巨大名声,帕慕克在2006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并且在中国的名声也很大,受到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推崇,和菜头也曾经推荐过这本小说。在这种再三的诱惑下,让我能够有勇气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世界,并且在模糊间也期待能够通过阅读这本小说获得一些新的心理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我实实在在的遇到了障碍,起初我迫切的想确定人物关系,然后观看故事的发展动向,在情节的不断推动中获取快感。然而我发现,书里面的人物形象塑造起来了,但是作者似乎不着急去写他们要做什么事情,我察觉不到故事的推动力,作者笔下众多的人物似乎都是为了塞满整座城市,如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面众多的人物画像只是为了表现出一个繁荣昌盛的东京汴梁城。在《伊斯坦布尔》里面有许多的关于这座城市的描述,按我之前的阅读经验去理解,这属于“环境描写”,仅仅只是为了烘托气氛而存在的。
关于环境描写这点,我甚至有一个有点夸张的可笑的想法,认为在许多小说里面环境描写完全多余,只是作者为了凑字数,能够多拿点稿费,或者装神弄鬼,诈唬作者。
仔细回忆我的阅读经历,我的这种对环境描写有抵触心理的源头,应该来自于高中时候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一般提到这本小说,我们都会知道里面有一个叫卡西莫多的敲钟人,这个人长相奇丑无比,却有一颗金子般纯洁的心灵,是一个古典式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但我实际在读《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却能看到里面有大量的关于巴黎街道的描写,关于宗教建筑物的描写,这些描写事无巨细,面面俱到,雨果不仅写建筑物的外形设计,还要追溯那一座座教堂的建筑历史。读起来相当繁琐无聊,更何况在我看来,那些关于建筑物的描写和故事主线的发展没有一点关系,我认为即使那部分内容完全删除,也丝毫不会影响小说的整体结构。而且在我实际的阅读中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一旦遇到这类纯粹的环境描写,我就翻篇跳过,只追着情节发展的地方看。
之后这些年来我也并没有重读《巴黎圣母院》,所以没法去检验我当时的想法是否大错特错,也有可能是在那样的年龄,《巴黎圣母院》并不是一本适合我去阅读的书。
《伊斯坦布尔》这本小说的内容紧扣标题,讲述的是一座城市的故事,而非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所以完全是我“审题”不仔细。关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我了解的不多,它是土耳其的首都,土耳其在20世纪以前一直是一个世界强国,伟大的奥斯曼帝国一度影响着整个地球的历史进程,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当初的封建王朝一个个轰然倒塌,就如我们中国一样,大清王朝在1840年开始,就进入了半殖民地的状态,只是我们中国在经历过一番折腾之后,民族主义兴起,无数仁人志士奋起直追,扭转了国势,经过一百年的奋斗,逐渐成为世界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而土耳其这个国家的国运却从那时就一蹶不振,到现在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这本小说正像《红楼梦》一样写出了对大厦将倾的无可奈何,而且《伊斯坦布尔》比《红楼梦》要更进一步的写出来了彻底破败之后的景象,《红楼梦》里面好歹还曾看到一个家族曾经经历繁华的样子,而《伊斯坦布尔》里面的人们,尤其是像作者帕慕克这个年龄的人,他们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土耳其开始衰落的时期,他们眼看着一座座辉煌的大楼被推到,眼看着一个个曾经挥斥方遒的大人物黯然退场,只能从照片中才能看到过去那个伟大宏伟的土耳其。
一本出色的小说,必定是作者能够找出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像这本小说,它的主角是一座城市,在帕慕克的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尽了繁华落幕后的忧伤,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以城市为主题的最好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