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一曲悠扬的挽歌(1)

2023-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溯流顺流

              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读小说,不用探究作者要写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如莎翁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要写什么只有作者知道,读者读出什么,又不是作者能左右的。

最近,读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作者用江南女性特有的温润的笔触,叙写着一曲哀婉的挽歌。


一、小说的梗概

小说写了王琦瑶从十六岁到五十六岁四十年的生活。王琦瑶生于上海,长于上海,去世于上海。她十七八岁时,成为一九四八年“上海小姐”的第三名,因之成为上海要人李主任的外室,李主任死于飞机失事,只给她留下一房家具,一匣金条。

五十年代,王琦瑶在上海的一条普通弄堂——平安里开启了她的新生活。她靠给人打针和静脉注射维持自己的生活,期间结识了她生命里的第二个男人。身为有钱人家庶出长子的康明逊,不敢也不能娶王琦瑶,只给她留下一个女儿。

苦恋王琦瑶十几年的程先生,看出王琦瑶对自己只有报恩,毫无爱情,终于选择离去。

王琦瑶独自靠打针、编织毛衣抚养女儿,长大的女儿随其丈夫去了美国,王琦瑶又回到孤身一人的生活状态。她生命中的第四个男人,比她小近三十岁的老克腊出现了,经过短暂的“恋情”,老克腊回归自己的生活,王琦瑶也因那匣金条,死在女儿同学的男朋友“长脚”手里。


二、一曲生命的挽歌

王琦瑶从青春年少走到迟暮之年,除去上海小姐第三名的短暂风光,她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人间烟火。小说用了很多笔墨写王琦瑶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她和李主任短暂的“夫妻”生活,是看着透过窗帘的光影,从上午到中午,从日出到日落,数着日子度过的,她的青春也在等待中流逝。当她真正恋爱的时候,想要走入正常的生活时,只得到了一个孩子。当她给女儿买嫁妆时,才惊觉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有谁能挽住光阴的脚步呢?

当她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又回来的时候,她已人到中年。做为一个“过去”的人,她虽然保持着苗条的身材,姣好的容颜,白发无情地替代了青丝,曾经的“上海小姐”只剩下一个虚名。她参加舞会,她引领年轻人跟上甚至超越服装的潮流,还有年青人上门,甚至还和一个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年轻男人有了一段关系,终究,岁月无情,生命走向衰老。最终,在流言中死于非命。

的确,人一生中绝大部分时光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的。年轻时,早晨打着哈欠去上班,漫长的上午终于过去,一个下午又在煎熬中勉强过去。夏日,吃过晩饭,太阳还明晃晃挂地在西天,和同事骑着自行车去兜风,转了又转,才刚见暮色。那时,时光的脚步如此之慢,一天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

人到中年,觉得时间加快了脚步。还是上班下班忙里忙外,还没来得及做想做的事情,一天过去了。再往后,也会像王琦瑶那样,热闹的白天过后,只剩下空虚和孤独的难眠之夜,生命在平凡平淡平常中,或慢或快地流逝了。

时间,只是人类按照自己的认识规定的,对地球而言,人生百年又算得了什么?生命,终究在时间中走向死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