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地生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5067939/3d45afde43b14d8d.jpg)
中华民族一说起文化有数千年文化传承,可不是吹的,凡事都讲究多多,比如拿过春节于在西方过圣诞节相比,他们也就平安夜之后到25号吧。但是我们过年的话可没这么简单,细细数来,从初一到初九天天都是事呢,但是天公过生之后,接着就是地生日了,这一天俗称“石头节”,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
既然存在这么长时间,必然有其理由,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节日之一,说到节庆我忽然想到就是为什么许许多多我们觉得并没有什么“用”,感觉不出来价值行为能源远流长至今?按道理说既然都没有什么用,自然反应就是立马抛弃,这才合乎常理嘛!
特别是牵涉到中华民族这种传统型节日在现代科技浪潮冲击下,别说完成这样一个节日,就算一家人很多都是各分天南地北,想要家庭团聚下也是非常不易。现生活中有钱有权人来说比如妻子陪儿子在美国加拿大读书、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在国内生活不足奇,更多好像都是一家人更过各的日子。
本来按照中华传统来说一个有为之人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个完整家庭是自己根本,从身边不难发现就是许多人都家不家了,并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多数地方,对于这样群体来说中华传统习俗影响力就很淡了,连一家吃个团圆饭都成问题,更别说组织起来给老天过生、给石头过节这些看似没用的事情。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用呢?第一反应自然是权有用、钱有用、立马就能让自己出人头地高人一筹了。有了又怎么样?难道这些真就是自己绝对唯一觉得最重要东西了吗?任何事情就怕反复思考,观察角度一多,思考久了自然就会发现物质上满足真不是绝对难的。如果回到现实生活来说,物质层面追求虽然说也极其重要,毕竟如果没有基础,连地基都没有就妄想高楼拔地而起,也不现实。
但是,物质基础实现之后,我们应该还有更多精神上的追求,就像这看似没意义给石头都过节一样。如果自己还在为生活奔波,如果一家人始终都是各奔东西,那么,可能从这样节日本身来说好像就没意思,肯定也不能当饭吃嘛!可是如果真的什么用都没有,自然也不符合逻辑,不可能数千年来历朝历代走过来那些人都不如自己聪明,就单独自己一个人才看出没用。
物质基础决定精神结构,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连饭都没有吃,渴了找水喝都困难,在这样情况下大家讨论一场高雅古典音乐会如何如何,一副梵高作品如何触目惊心,必然不会有兴趣。只有物质基础解决了,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之后,才会有更高追求,这样前提下,物质上享受已经超越,才会有精神上享受,这是必然一个先后次序。
从中华文化传统春节中这些讲究来说也是属于精神上追求,有个前提是一家人能聚在一起,而且还不会为基本生存发愁之后,大家才能搞这些很有仪式感活动。所以,要说这些礼仪活动没有用,自然也是错的,起码能证明你们一家人是在真正过春节快乐幸福祥和。
而不像中了别人咒语,咒你妻离子散不得好死,虽然自己有权、虽然自己有钱,但也只能孤苦伶仃眼睁睁看着别人家过节。更关键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东西时,不能凭自己想象,凭所谓直觉来做判断,只有参与了,必须得有完整体验之后,才有发言权。
本来认为“金钱”是自己最最需要东西,可当自己不顾健康、不惜贪赃枉法把钱弄到手之后,可随之而来却是报应,还必须得付出更多代价来。如果从本意来说,在当时来说自然谁都不会认为会这样,而且绝对不会怀疑自己行为是否正确,可事到头来,有时反而误了卿卿性命。
有些时候生活就是这么幽默,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有大用,自己非他不可东西到手之后,才发现自己损失的更多。有些时候本来以为自己这样时已经糟透了,偏偏别人还羡慕的要死,从我们追求来说,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人活着不易要活好哪更不易,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想要东西在努力着,可有些时候就是努力着努力着就忘了自己本来目的。今天是西方情人节,祝有情人终成眷属!